第069章 远方的消息
小姑娘哭的梨花带雨,额头上都是汗,头发也乱糟糟的。
韩朱氏低头看到孙女胳膊上的淤青,顿时恼了。带着小婉去前院理论,小孩子闹腾也该有个度,哪能下这么狠的手。
崔娴知道小丫头口中的狗子哥,是李大爷大徒弟姚广祥的儿子。今年有6岁,正是能作能闹的时候。
大院里,因为小孩子的事,没少有大人吵架的事情发生。不过崔娴没多大兴趣,抬步回去屋子里跟盛奶奶吃饭。
刚落座,盛老太太递给崔娴一封信。
看到信件,崔娴猛的一惊,紧张的吞咽一口口水,想从盛奶奶的目光中,看出来点端倪,却一无所获。
她的匿名信刚发出去,这就暴露了?
冷静回想,自己从写信用的纸张到字迹,都无从辨认出来是她的。莫非是,往邮筒里扔的时候,被人给看到了?
她特意趁早去的,而且也观察周边无人,才扔到邮筒里。
甚至她回来的时候,还绕了两圈。天底下真的有那么巧合的事情,她如此防备依旧是暴露了?
在接过来的片刻,她脑海中已经想到了很多种可能。最唏嘘的,就是赵红妆的母亲竟然有这么大的本事,这么短的时间就把事情调查清楚了?
深吸一口气,稳定住情绪,当看到信件上邮寄地址和邮寄人的时候,大脑充血的感觉缓解好多,紧绷的情绪也慢慢放松下来。
不是事情败露了,这封信是从北大荒邮寄过来的,寄信人是崔建国,也是原主唯一的哥哥。
崔娴深深吐出一口气,万分庆幸并非是那件事情暴露。
需要点时间,完全平复情绪,没着急翻看信件,先跟盛奶奶吃的饭。
老太太今天似乎是心情不太好,崔娴吃饭的时候跟她说话,都有点没状态。
吃完饭,她也没着急回去。跟老太太说说话,逗逗趣,可算是见到她乐呵模样。
等回到屋子,这才展开信件。看到里面描述的一切,崔娴甚至都能想象出来,一群人为了开发北大荒,是如何满腔热血。
崔建国细说刚到北方那片原始之地,是如何的一筹莫展。但大家都做好了,把汗水撒在那片人,烟稀少的土地上的准备。不管即将要面临多艰难的处境,都会一往无前。
他们最开始只有两个帐篷,女的一个,男的一个。上山伐了树,搭上床,上头住人,下头流水。
一望无际的大草甸子,还要时刻警惕各种危险。开荒之前的种种准备,都是为了唤醒那片广袤的土地。
他们所有垦荒人,脚踏黑土地,卧冰爬雪,在茫茫荒原上用青春和热血来滋养这片土地。
崔建国在描写最初的岁月里,开荒的人满心期待秋收。可经过一个种植期的精心照料,一亩地里撒下33斤的麦种,最后只收获26斤半小麦,大家内心是如何的苦楚,现在回想起来依旧蔓延在嘴角。
但大家从未气馁,从未言败,鼓起劲头从头再来。让人欣慰的是,黑土地最终没有辜负,豪情满怀的北大荒人,他们终于唤醒了沉睡的高山,眼看着荒原上长出绿色,又转为金黄,大家的眼里都泛着泪花。
整个过程是艰难的,但当看到,从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变成现在的大粮仓,内心的震撼更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他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同志,靠着双手,开荒、建房,从一无所有走到现在。
只有亲身参与到整个过程,才知道这份成果多来之不易。同样,这份骄傲也是无可替代。
崔娴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崔建国对现在做的事情,是如何的热衷。
他还说,等到秋天收获的季节,站在高高的山岗上,看到下面金黄色的麦浪此起彼伏绵延不绝,鼻子里都是麦子的香味,享受收获的喜悦,更是能让人从心底里喟叹,一切都是多么的美好。
靠着双手,靠着满腔热血,靠着所有人团结一致,任何艰难险阻都不是问题。
让她不要贪图城市里的安逸,到北方来,他们兄妹一起奋斗!
不负青春、不负韶华,敢叫日月换新天。
光是看着信件上的内容,崔娴都热血沸腾。她知道北大荒在开垦之前,环境是如何恶劣。
而现在,成了一座大粮仓,都是靠着崔建国这群人的双手搏来的。
老实说,她非常佩服这个哥哥,也同样佩服千千万万个,义无反顾冲到北大荒的热血青年。他,和所有无私奉献的知青,都是时代青年的缩影。
她也很想站在山岗上,眺望一望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