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一怒,不讲道理。搜索本文首发: 小说痴 xiaoshuochi.com
什么叫伴君如伴虎,古人诚不欺我。
面对宣宗帝怒火,于兮不亢不卑站着,面不改色道:“陛下圣明,民妇有错,错在民妇无才空有一腔真心,错在民妇错信宋寒林人品,以为寻到良人,错在民妇家财万贯,却没有为国付出,故,民妇自愿捐出十万两黄金,充入国库,为陛下效绵薄之力。”
听见十万两黄金,宣宗帝眯眼,“你以三千两白银贱卖酒楼,还能捐出十万两黄金?”
“贱卖酒楼,皆因民妇无权无势,面对不公无法同侯府抗衡,捐出十万两黄金,则因民妇知错能改,愿为陛下效力。”停顿一瞬,于兮跪拜下来,“同时,恳请陛下赐民妇与宋寒林和离。”
宣宗帝沉默,指尖一下下点在案上,倏地转向皇甫净,“太傅觉得如何?”
“陛下。”皇甫净慢条斯理开口:“若非于氏,微臣无法这么快察觉新县异样,亦无法顺藤摸瓜,查清结党营私、卖官鬻爵之事,于氏不过后宅女子,却能有如此魄力及能力,更遑论她曾在承寒寺救过僧人,微臣认为,于氏有功,当赏。”
宣宗帝皱眉,“若非她提供钱财,宋寒林做不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皇甫净微微一笑,很浅的笑容,却让于兮背脊无端绷直,“陛下,男子之过,何以怪在女子头上?若说于氏有错,她最大的错,便是眼盲心瞎,瞧上了宋寒林,甘愿付出所有,只为求她的…夫君,官禄亨通。”
宣宗帝一怔,不知想到什么,眉眼间闪过一丝寂寥,“于氏。”
“民妇在。”
“你对宋寒林全心全意付出,他却如此对你,你可怨恨于他?”
这话问得于兮一愣。
这是宣宗帝的重点?
蓦地,于兮想到宋寒林在赏菊宴上说的那首诗:‘菊花开时伤聚散,花前共说深深愿’。
诗的意思,以于兮的理解,菊花开时,是你我分别,也是你我重逢的约定,记住我们在花前许下的山盟海誓。
彼时宋寒林就是凭借这首诗,获得宣宗帝青睐,得那道圣旨。
“民妇不怨。”于兮半垂下眼睑,“如今民妇只想和离,想帮那些被宋寒林等人残害的女子一把。”
于兮不怨宋寒林是真的,没感情从哪里生怨,当然,想弄死宋寒林也是真的,任务在身,加之宋寒林所作所为毫无下限,让人瞧着十分不顺眼。
殿内陷入短暂沉默,沉默之后,宣宗帝靠向椅背,“来人,拟旨,赐于氏与宋寒林和离,于氏助太傅有功,封五品县君。”
“朕乏了,你们退下吧。”
只说和离,半点没有提及对宋寒林和侯府的惩罚么。
于兮再次跪拜,“谢陛下隆恩,民妇告退。”
…
回去的路上,于兮上了皇甫净的马车。
章台人被光阴送走,如今驾车的人是虚度。
马车平稳行驶,于兮怀揣圣旨,侧眸看着兀自品茶的皇甫净。
恍惚间又回到两人初识的那天,她端坐在侧榻,半倚在软榻上的皇甫净对上她的视线,“看什么?”
收回思绪,于兮开口:“大人,我有一惑。”
“嗯?”
“陛下为何不将宋寒林押入大理寺?”
皇甫净对她招手,“过来。”
于兮挪到皇甫净身旁,“大人?”
骨节分明的手指伸出,一点点勾住她的柔荑,拘在手中把玩,“二十年前,先帝复国,从龙功臣造反。”
“大人说的是当初的吴家和唐家?”
不惊讶于兮知晓,时至今日,坊间亦有对当初事件的微词。
手指穿过于兮指缝,皇甫净与她十指相扣,“从龙四家,吴、唐、刘、皇甫,如今剩下的,只有皇甫与刘家,刘家,就是现在的忠义侯,这是其一,五年前贪腐案,我等雷厉风行拔除一众贪官,致使整个京城人心惶惶,这是其二。”
于兮想了想,“若陛下再强势判侯府抄斩,百姓会对齐国的官员失去信心,朝廷的信誉会受到动摇。”
“聪明。”皇甫净亲了亲于兮的手背,“宋寒林死不足惜,在他死之前,若无万全之策,陛下不想打草惊蛇。”
“所以陛下刚刚,是真的对我动了杀心?我是知情人,陛下怕我走漏风声?”
“不全是,陛下想到些许旧事。”什么旧事,皇甫净没有继续说,“还是我夫人聪慧,懂得用钱收买陛下。”
我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