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大魏第一武卒 > 第109章 细作

第109章 细作

激烈的攻城战仅仅只持续了半天不到的功夫。_h*o?n`g\t\e·x?s~..c~o~m/

事实上即便没有薛云射中戎人首领的那支箭,负责攻城的魏军降卒也无法坚持太久。

除非戎人本部兵马亲自出动。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大军作战是非常依靠勇气的。

通常第一轮发起的攻势往往最为凶猛,随着时间的推移,倘若迟迟无法拿下敌人,那么己方的军心士气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再者。

攻城需要借助大量的攻城器械。

由于戎人方面急于攻城的关系,打造的攻城器械数量都相当有限。

一旦这些攻城器械接二连三遭到摧毁。

哪怕魏军降卒再拼命也无济于事。

比如攻打西门城墙的云梯车与冲车,如今都燃烧着熊熊大火。

这意味着戎人下次想要继续攻城,首先便要补充损毁的攻城器械。

至少未来五六天里。

戎人暂时是拿东山府一点办法都没有。

至于挖地道什么的薛云他们更是早有防备,四面城墙下都有倒扣的众多大瓮来监听地底的动静。

“都尉,伤亡情况已经清点出来了,有三百左右的弟兄不幸阵亡,还有一百余弟兄身受重伤无法继续作战……”

“薛都尉,我们这边伤亡少一点,只有一百多人阵亡,但重伤无法作战的有两百余……”

随着周林卫超他们去而复返,纷纷神色沉重地将伤亡情况禀报给了薛云。

“稍后我会让后备队补上你们这边的空缺。”

死了四百多人,三百余重伤无法战斗。

薛云意外又不意外。

一方面是他们麾下士卒的战斗力较弱,守城的时候还好,等到对方强攻上城墙。

无论是个人勇武还是心理素质,这些士卒都远不如魏军降卒。

如果没有卫超率领亲兵到处救火支援,恐怕守城的士卒早都被打崩了。

另一方面是戎人主攻西门城墙,付出的牺牲自然比其他地方要大。

但是相较于守城的一方,攻城方付出的伤亡往往更大。

正常情况下。

彼此间的伤亡比都在五倍以上。

薛云他们战死了四百多人,那么魏军降卒起码战死了两千人。

这还不算受伤的人数。

而魏军降卒约莫有一万多人,也就是说这轮攻城他们付出了三四千人乃至更多的伤亡。

要不是有戎人督战。

伤亡近乎一般的情况下,寻常军队早都崩溃了。

按照吕望的说法。*搜!搜¨小~说?网¢ _无-错.内.容?

魏军降卒愈是死伤惨重,愈是容易临阵倒戈。

毕竟下次他们再让戎人逼着强攻东山府,很可能都要全军覆没了。

人都是怕死的。

当初他们投降戎人便是为了活命,可投降戎人后还是要死,那他们岂不是白投降了。

“薛都尉,刚才听下面人说,您一箭射死了前来督战的戎人首领,怪不得戎人突然匆忙鸣金收兵了。”

之前卫超都在其他地方与登上城墙的魏军降卒厮杀,根本没注意到战场发生的情况。

还是去清点伤亡重整兵马的时候有人告诉了自己。

对此他都不禁感叹,薛云在战场上屡屡都有不可思议之举。

“属下也听说了。”

周林附和了一句。

不同于卫超的大惊小怪,从跟随薛云到现在他都早已习惯了。

“我确实射中了前来督战的戎人首领,但我不敢肯定是否射杀了对方。”

薛云神情漠然地摇了摇头。

强弓重箭的有效射程非常远,问题是当时戎人首领离他有数百步之外。

强弩之末的一箭未必能射死对方。

“无论对方有没有死,至少此举大大提振了下面人的士气与信心。”

卫超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偏向于军事方面。

事实上在戎人发起攻城前,他内心深处对于守住东山府是缺乏信心的。

诚然。

他们有薛云这样威望勇武兼具的主帅。

问题在于打仗是讲究整体性的。

如果麾下士卒的战斗力太弱,个人再勇武也无法力挽狂澜。

自从来到东山府,卫超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军营里。

故而他是非常清楚薛云麾下这帮士卒的战斗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