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抗战:开局旅长,带云龙混成元帅 > 第431章 姓刘的真要称帝?

第431章 姓刘的真要称帝?

渝城,山城官邸。/k·s′j?x-s!w·.^c!o/m?

昏暗的灯光下,上峰的脸隐藏在烟雾缭绕之中,只看得到明灭的烟头火光。

代立站在办公桌前,脊背挺得笔直,但微微颤抖的指尖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上峰,津门的行动失败了。”

代立的声音有些沙哑:“刘文锋派了一个团过去,我们的外围人员被清理得一干二净。李云龙和那个田城,都是杀人不眨眼的货色,我们的特务根本渗透不进去。”

上峰没有说话,只是又深吸了一口烟。

办公室里的空气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代立咬了咬牙,继续说道:“现在工厂搬迁的速度非常快,第一批设备已经装船了。最多半个月,津门的工业基础就要被他搬空。上峰,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坐以待毙?”上峰终于开口,声音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带着一股浓浓的疲惫:

“那你说,我们能怎么办?派兵去拦?还是下命令让他停下?代立,你告诉我,我们现在用什么名义去动他?”

代立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知道,上峰说的都是事实。

刘文锋如今的声望如日中天,不费一兵一卒收复闽州,这是泼天的功劳。

任何针对他的公开行动,都会被全国的口水淹死。

“上峰,硬的不行,我们可以来软的。”

代立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既然我们动不了他的兵,那就动他的名声!”

上峰抬眼看了他一下,示意他继续。

“上次的舆论战,我们虽然输了,但也给我们提了个醒。”

代立的语速快了起来:“民众是愚蠢的,是健忘的。他们今天能把刘文锋捧成英雄,明天就能把他踩成国贼。关键在于,我们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什么故事?”

“一个关于‘皇帝’的故事。”

代立的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意:“上峰,您想过没有,刘文锋为什么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下闽州?安藤利吉是傻子吗?山本五十六会那么好心?这背后,要是没有交易,谁信?”

上峰的眼睛眯了起来。.m!y.j\s,c¢h`i\n¢a^.′c`o¨m!

代立继续煽动道:“我们就拿这一点做文章!说他刘文锋和霓虹人早有勾结!收复闽州,不过是霓虹人送给他的一块‘龙兴之地’!他把工厂从津门搬到闽州,不是为了发展海军,而是为了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他有世界上最强的海空军,有华北和闽州两块地盘,现在又有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上峰,他离当皇帝,还差什么?”

代立的声音充满了蛊惑性:“只要我们把这个怀疑的种子种下去,它自己就会生根发芽!到时候,全国人民都会问,刘文锋,你到底想干什么?”

上峰沉默了许久,将烟头狠狠地摁在烟灰缸里。

“这件事,你自己去办。”他挥了挥手:“记住,要做得干净,不要留下任何把柄。”

“是!上峰英明!”代立心中狂喜,立正敬礼后,快步退出了办公室。

他知道,一张针对刘文锋的、更加阴毒的大网,已经悄然张开。

第二天,一股诡异的舆论风向开始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

最先出现变化的是一些不起眼的地方小报。

它们的角落版块里,开始刊登一些所谓的“时事评论”。

《闽州之问:和平背后的真相?》

《从津门到闽州:一次精心策划的战略转移?》

这些文章写得极其隐晦,通篇没有直接指责刘文锋,却在字里行间充满了暗示和质疑。

它们反复叩问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霓虹人会如此“慷慨”?

紧接着,茶馆里的说书人,酒楼里的食客,大学里的学生社团,都开始流传起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

“听说了吗?刘文锋和山本五十六是柏林军校的校友,两人私交甚好。·d+q·s-b¨o-o·k·.*c′o\m′”

“何止啊,据说刘文锋的舰队能发展这么快,都是霓虹三菱重工在背后偷偷支持的!”

“怪不得啊!我说他怎么能不费一枪一弹就收了闽州,原来是自己人演的一出双簧!”

谣言就像瘟疫,传播速度超乎想象。

起初,大部分人对此嗤之鼻鼻。

刘将军是抗日英雄,怎么可能和霓虹人勾结?

但是,当《中央日报》和《大公报》这些全国性大报也开始刊登“深度分析”文章时,民众的态度开始动摇了。

这些大报没有像小报那样捕风捉影,而是从“地缘正治”和“历史必然性”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篇文章写道:“纵观龙国历史,凡手握重兵、割据一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