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军工雄途:陈今朝的霸世征途 > 第129章 春泥正式诞生

第129章 春泥正式诞生

这样的技术,陈今朝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做完了。

跟着抗干扰数据链技术一起完成的,就是双向数据链修正技术了。

这块也并不难,有2.0版本的战网’神经网络系统的技术支持,对陈今朝而言,只能算是小修小改了。

随着捷联惯性制导,卫星制导和双向数据链修正技术的相继完成,也算是让空空导弹研究院的所有研究员知道了, 什么叫做顶级军工专家!

科研工作固然是群策群力的集体性工程。

可它的上限,始终是天才的舞台啊。

所有人研发了好一段时间,才将基础框架的研发工作做完。

可陈今朝一回来,三下五除以二,就将最难点的工作做完,这如何不让所有研究员惊叹!

而相比起这些涉及到高科的技术,末端雷达和红外线的复合制导技术,就更简单了。

某种程度上说,这其实就和张老头之前试探陈今朝的两项技术原理差不太多,只不过就是更加先进,更加成熟罢 了 。

不管是红外接收阵列技术,还是主动雷达和红外制导技术的融合,陈今朝拿出来的技术方案无疑性能更加出众。

张老头平日的科研工作中,花费时间最多的部分,也就是这两项技术。

这方面的技术,作为从第二代空空导弹研发到第三代空空导弹的总师,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也正因为熟悉,他才对陈今朝更加佩服。

他都想敲开陈今朝的脑袋,看看到底是怎么长得?

怎么会有人从来没玩过空空导弹,就做出比老专家还靠谱的技术?

所以,这方面的技术在张老头的辅助下,完成的速度更快。

几乎三天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末端雷达和红外线的复合制导技术研发。

此外,张老头还提出了个极其‘老六’的建议,让第西代空空导弹的研发变得更加完善。

“今朝,你说咱再放一颗半主动雷达怎么样?”

张老头的提议,猛然一听,还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哪怕是陈今朝,都愣了一下。

有先进的主动雷达了,还是氮化镓有缘相控阵的雷达,干嘛还要放一颗半主动雷达?

但没一会,陈今朝迅速反应过来了,他的眼神都亮了。

“谁要是用电磁波干扰?”

“就首接顺着电磁波去揍它?”

“对!”

张老头和陈今朝一拍即合。

原理其实很简单,半主动雷达制导模块,广泛应用于第二代空空导弹,也就是飞行员驾驶战斗机,用雷达波照敌 人,然后反射而来的雷达波由半主动雷达接收,从而形成制导。

而这里,半主动雷达就不是接收自己战斗机的雷达反射波了,而是敌人用电子武器干扰,那这颗空空导弹接收到信 号后,就不需要再做复杂的抗电子干扰,首接就能顺着电磁波找上门去!

瞬间变成一枚反辐射导弹!

对此,陈今朝只能说姜还是老的辣。

张老头的巧思,很‘贼'!

也很妙!

双向数据链修正技术完成了,所有制导模块也完成了,再装上先进的氮化镓有缘相控阵雷达模块,最后就只剩下一 个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了。

这项技术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相关参数:略。

制造思路:略。

就这么说吧,相比于第三代使用冲压发动机的空空导723弹,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空空导弹拉开了一条技术 上的鸿沟。

而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和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之间又有一条像是银河般的鸿沟。

这一技术设想,是老漂亮提出的,但到最后,也就只有东方大国研发成功。

最最简单的例子, 一般的空空导弹,飞到最后,燃烧完燃料,往往都是靠着惯性飞行,就像拳击比赛打到最后,己 经没有体力再做灵巧的闪躲和重击。

所以,世界上所有的空空导弹,纸面上的数据是一回事,真正实战中,往往都得打折扣。

就像后世的电动汽车,实验室里能跑出多少公里那都是虚的,实际上的使用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而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不但完美解决这个问题,还能变态得在最后进行大角度变轨,爆发出更快的速度 … 嗯,陈今朝的项目代号,从来就没有取错过名字。

春泥,让敌人像泥土一样软烂!

五个星期后,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