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乐怡被排在了23号,在评委们的快节奏打分下,很快就轮到了她。
微微吐出一口气,她来到台上。
“Good m,ladies aleman,today we will talk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
简单的开场白之后,沈乐怡神色自然地扫视台下,与几个评委一一对视后,继续开始了她的演讲。
途中,除了必备的手势动作外,她还在开头加了一个互动的小问题。
目的则是要将评委们的目光吸引过来,而最后的效果也确实不错。
这一点,从评委给的分数就能得到体现了。
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沈乐怡最后得到的平均分是9.73.
可以说,是目前上场的最高分了。
下台后,任慧颖几人激动地手掌都拍红了。
“小怡,你太棒啦!”
“西姐,你真的太牛了!”
王蕊双手交叠,眼露期待,“希望我下午也能得到高分,不求像西姐这么变态,只要能进复赛我就满足了。”
沈乐怡摇头轻笑,“被你们夸得,我都要以为自己己经是冠军了。”
“小怡,你在我心里早就是冠军啦。”
沈乐怡再次摇头,没多说什么。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即便是重生回来,她也不会认为自己的水平就能力压同期了。
何况,参加演讲比赛的,可不止大一新人,他们更多的作用是陪跑。
大二和大三才是主力军。
因为最终结果要到下午才会公布,所以311几人在沈乐怡演讲完之后就离开了。
下午几人又陪着王蕊来参加比赛。
除了她,三班的学习委员宋苗也报名参加了这次演讲比赛。
最后三人都通过了初赛,也算是个喜事了。
班里有人提议要庆祝一下,就找到了沈乐怡这里拿主意。
沈乐怡想了想,在群里发起了一个投票。
见大半数的同学都同意,就决定当晚来一次班级聚餐。
因为隔天下午就是复赛,他们也没闹太久,吃过饭,还想要继续嗨的就自行安排。
只是经过这一次聚餐,同学们的感情无疑是更紧密了。
所以到了复赛,三班全员都到了现场,给沈乐怡三人支持。
复赛的场地就换成了荟语楼的阶梯教室。
据冯真学姐说,往年这种比赛,他们大一新生都是需要强制过来当观众的。
只是今年因为其他学院报名的也不少,所以这次就没搞强制。
复赛的评委阵容就豪华了一些,除了路易斯老师外,还有他们学院的副教授,以及两名英语外教。
而且每一个选手上台,至少也会回答三个问题。
这也是在为后面的省级比赛和总决赛做准备。
参加复赛的一共有32人,其中他们英语系大一的只有西人。
另外一个,是二班的吴爽。
剩下的人里面,只有三个是大一的,其中两个是法学专业的,沈乐怡蹭课的时候还说过几句话。
最后一个,则是那个新生代表赵文乾了。
省赛给天南大学的入选名额是10人,入选比例还不算太低。
最后沈乐怡凭借即兴问答的表现杀出了重围,获得了复赛名额,同时还取得了校内比赛的一等奖。
外研社杯的校内选拔赛和省赛的评奖机制一样,都是特、一、二、三等。
按照人数比例,特等奖有一人,一等奖三人,二等奖五人,三等奖八人,另外还有优秀奖若干。
可以说,参加复赛就意味着,至少会有一个奖状拿。
王蕊和宋苗都是三等奖,两人均无缘复赛。
不过王蕊倒是一点也不难过,用她的话来说,三等奖都是意外惊喜了。
大一的选手里,只有沈乐怡和法学系的一个女生进了复赛。
对方同样也是一等奖,而且她的演讲稿一听就知道是认真准备的,内容很有深度。
这就是跨专业的优势了,稿子里面稍微涉及一些法律内容,就立马显得不一般了。
通过了复赛,还多了个奖状,都不用沈乐怡汇报,凌宇那边就得到了消息。
“对省赛有信心吗?”
沈乐怡就笑,“你不是在现场听了么,你觉得机会大不大?”
凌宇那边沉默了片刻,“省赛的要求会更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