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提问环节,是由评委就选手定题演讲的内容提两个问题,而每个问题回答的时间只有一分钟。
如果是常规的问题还好些,选手们或多或少都有所准备,略作思考便能回答个七七八八。
但像是这种明显带有刁难,甚至是上升到那么一丝恶意攻击的提问,思考和回答的压力就会骤然上升。
尤其是这次的比赛,还由新浪的教育频道进行着实时转播。
本身会看这个节目的观众就都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虽然说那个老外语速很快,但也不乏有听懂的网友。
更有热心的观众将其暂停,并逐一翻译出来,发布到了评论区。
一时间,就引起了观众们的同仇敌恺。
不过更多人还是期待,沈乐怡会有怎样的回答。
听到这个问题,沈乐怡嘴角的笑容不变,眼底却冷了下来,随后用缓慢的语速,礼节性地感谢评委的问题,之后随着思路的清晰,语速也变得越来越快。
“首先在我的演讲里提到的激情不是情绪,而是一种生命状态,而这种状态是对新事物抱有求索精神,是对待理想持久的恒心,更是对人生和未来充满着希望,不随波逐流。
今早来会场的路上,我看到很多大学生在校园内晨跑,阳光照着他们的身上热情又充满活力。而我们在场的全部93名选手也都是大学生,她们每一个人都在用自身践行着激情。
因此对于评委老师您说见到的大学生都在混日子,我只能说,这只是您的个人观点,就比如您的国家倡导世界和平,但每一次出现战争好像都和您的国家有关,这也是我的观点,您觉得呢?”
话音落下,现场响起剧烈的掌声。
开始时,那个外籍评委还能面带笑容地听着,仿佛无论沈乐怡怎么说都无法反驳他给出的前提。
但听到最后,他的脸上骤然变得难看起来,刚想开口继续追问,一分钟的提示音瞬间响起,话筒也被另一个国内评委拿在了手上。
听着耳边传来华国评委语气柔和的不能再柔和的提问,外籍评委的脸上更是变得铁青。
沈乐怡却因此收获颇丰。
由于前一个问题以及她的回答,国内的那个评委老师自然不会为难她,只让她多解释一下激情的含义,就结束了问话。
这显然是又一巴掌扇在了那个外籍评委的脸上,你不是不懂什么叫激情吗?那就再好好听听吧。
而在新浪的教育平台上,在沈乐怡的回答被翻译出来后,引来网友们的一阵叫好。
说实话,一分钟的时间,如果光靠举例,换成谁也无法给出完美回答,而且这样一来还容易陷入自证陷阱。
若不是对方是评委的身份,现场又是在比赛,她肯定早就第一句话就怼过去了。
但规则既限制了自己也限制了对方,看着对方如同吃屎一样的表情,沈乐怡心里很是畅快。
比分很快就出来了,那个外籍评委毫不客气地打出了最低分,也被评分机制毫不犹豫地去除掉。
打出最高分的,是一个年轻的国内教授,她给出了99.9分,对上沈乐怡的目光时,她还善意地对她点头笑了笑。
其他几个评委的打分也都很高,另外三个外籍评委显然没有那么疯,懂事地照着国内教授的分数,给出了中间的分数。
目前,有关这段比赛的视频还在不断的转载发酵,沈乐怡则是因此又收获到了另一份惊喜。
一个,旅游事业上绝对的得力助手。
当然,此刻她还不清楚这一点。
沈乐怡只是开心于,这个刘舒然学姐的一些观点都和她很契合,两人还就着那个外籍评委的提问谈论了好长时间。
“其实一定程度上,他说的也没毛病,确实很多咱们的同龄人,上课,尤其是外教课的时候,都不怎么认真。”
沈乐怡摇摇头,“我不这样认为,不说别的,就说这些外教吧,有多少是认真讲课的?”
前世,沈乐怡大三时的口语老师就是外教,是一个七十多高龄的白胡子老头,据说还是英语和历史专业的双料硕士。
那又如何呢?上课时既不和学生互动,也不给出指点,每节课要不就是给出一个讨论主题让大家辩论,要不就是布置小品让大家表演。
而最后的成绩,竟然全凭他的个人感受给出的分数。
这种情况下,学生会认真对待才怪。
但真的就没有认真努力的学生了吗?还是有的,而且在每一届中都占多数。
刘舒然也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