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天天送”的未来蓝图,不单单是冯真三人知道,就连黄校长那里,她都多少描述过一些,更何况是苏慧文、Nora她们这些老伙计了。
因此,冯真三人知道后如何先不说,苏慧文、Nora还有任慧颖三人,心里都是憋着一股火气的。
都是她沈乐怡牵头弄的生意,旅游账号和慧乐设计还是先成立的呢,凭什么就不能比“天天送”一个送外卖的发展得更好?
好在这股火气的表现是良性的,三个女孩更多的是想通过各自的努力来证明,她们的账号/工作室未来前景也不差。
因此沈乐怡虽隐隐有察觉,却没做干预。
总之这件事对于她们自身,和几个产业的发展都是好处更多,她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真要是说,她们能凭借这股子火气,做出一些成绩来,那不是皆大欢喜么。
跟苏慧文说定“天天送”场地设计的事后,沈乐怡又抽空询问了下Nora和任慧颖那边。
确认都没问题后,她就将全身心投入到了“天天送”这里。
头三天的订单数据己经出来了,后两天的订单总数一天比一天高,第三天的时候算是来到了一个峰值,中午加晚上一共有五千多单。
这个数字己经很恐怖了。
粗略统计,几乎可以说,全校的每个寝室都在当天下了一单。
当然了,实际上,有很多订单的收货地址是在各教学楼内的。
沈乐怡此前所想的那个宣传软文起到了作用,还真有学生被诱惑到,在自习室复习的时候,下单点了外卖。
可能是香味飘散的刺激,也可能是接单的学生的表情太过享受,教室内的其他人也开始跟着下单了。
总之,就如病菌传染一般,一个传N个,很快,就席卷了多个自习室。
也就是图书馆不让吃东西,不然的话,怕是点外卖的人更多。
看到第三天的数据,即便是孙林生三人,也知道,之后再想看到这个数字很难了。
于是西人就按照此前分配好的,开始了各自的行动。
除了去各自分配到的高校去考察人才外,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也要去做。
冯真仍旧是负责宣传方面的事情,这一次,她算是驾轻就熟,各种营销文案提笔就来。
其实基本上也不用多费心思,只要将之前在本校论坛的那些软广稍微改一改,换个名头,就能发到各大高校的社交平台上了。
不过因为沈乐怡还没从各高校那里得到准信,所以她的这些软广写的真是非常“软”。
基本上只是在宣传“天天送”给师生带来的便利,以及感慨“我们学校”什么时候也能有这种便民的服务。
像是什么“天天送”即将入住各高校的话,那是绝对不会出现在明面上的。
暗地里倒是可以通过她们在各校认识的人传些小道消息,给校方施加一点点的压力。
但也仅限于此了。
张华杰没的说,做的依旧是网站优化那些事。
沈乐怡三人帮他收集来了各校周边商店的菜单和详细信息,他则负责将其上传到对应的校区板块。
哦对了,值得一提的是,29号的时候,“天天送”就开通了第二个服务板块。
对应的校区自然是天南大学的新校区,虽然那边院系少,但师生加起来,也超过了两万人。
又因为29号那天是周六,第一天的订单就首逼主校区的数据。
可把新校区的负责人开心坏了,因为按照合同,他的工资可是跟每天的订单数挂钩的。
虽说不是单纯地按订单数来提成,而是根据订单的完成率以及骑手当天的送达率来综合计算的,但怎么算,也是订单的总数越多,他到手的薪资越高啊。
新校区的负责人,是孙林生找的。
这人的交友遍天下,新校区那边,他也有个好哥们,据说是两人最开始认识的时候,还打了一架。
不过两方都是因为讲义气发生的争执,最后误会解除了,这两人倒是看彼此顺眼了,几顿火锅加烧烤,就开始互相勾肩搭背叫兄弟了。
孙林生的很多个朋友都是这么结交来的。
只是这人好似后世所说的那种魅魔体质,但凡跟他交上朋友的,尤其是男的,不说掏心掏肺地对他好吧,起码也是有好事绝不会忘了他的。
也正是因为他这个好哥们,新校区的入驻才能这么顺利。
因为这人算是沈乐怡所认识的人里面,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关系户。
新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