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练自然是需要的,毕竟在融资谈判这件事上,西人都是小白。
沈乐怡唯一比另外三人多出来的经验,就是她之前因为拉赞助,跟花为的几个部门有过接触和短暂联系。
甚至还和花为的老总面对面谈过话。
但也仅限于此了。
在这次融资的事情上,沈乐怡和冯真三人都有一致的默契,那就是不能走任何后门。
本来他们这样主动上门求投资就己经是落了下乘了,再要是走任董或是黄校长的关系,那他们还不如就守着现在的市场慢慢做了。
大不了就是资本下场后被挤倒闭呗,反正他们现在的投入也不多,赔得起。
所以,沈乐怡只是拜托汪磊帮她把“天天送”的项目计划书送到了花为的投资部门,之后就等着对方联系了。
计划书是在1月初,也就是大学联盟的几个校区网点上线的时候投递的,但花为那边却是在上周五才联系她,约了面谈的时间。
沈乐怡几人对投资行业的了解太少,不清楚这个等待时间是长是短,也不知道这个间隔能不能反应花为对她们这个项目的态度。
只是能在年前约上时间,沈乐怡就己经很庆幸了。
也幸亏她多了个心眼,没有真的等到“天天送”的商家入驻后再投递,不然的话,还真有可能耽误事。
其实像他们这种大学生创业的项目,想获得融资,最好的办法是参加学校组织的创业比赛,因为一些本地的大企业都会派专人去了发掘好项目。
可他们“天天送”成立的时间有点晚了,像这种创业比赛都是在学期前中期的时候举行的,他们要想参加,只能等到下学期。
可是那样一来,就是至少三个月的等待期。
“天天送”显然是等不起的。
因此,花为的这次会谈,可以说是至关重要,它将决定了“天天送”能否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赶在资本入场前抢占先机。
其实对于这次投资,沈乐怡不看重能融到多少钱,目前“天天送”账面上的钱足以应付他们接下来一年的市场扩展了。
她真正想从花为那里获得的,是技术方面的支持。
也就只有花为这么大体量的科技公司,才能帮助“天天送”在极短的时间内开发出成熟的手机APP。
也只有“天天送”的APP上线了,它才能面对小蓝和小黄外卖时,有基本的竞争力。
所以,这次会谈的侧重点,也在于如何将投资的方向引到技术方面来,同时还能不被抢走决策权。
自古论坛出大神,几人这段时间也在网上检索了一番,还真的让他们搜到了一些有关融资的分享帖。
根据上面的内容,西人就在排练预演会谈时可能出现的场景和问话。
不管最后能不能用到,起码他们心里多了不少的底气。
当晚,西人乘坐飞机去往鹏城,花为总部的所在地。
隔天上午,西人身着正装,在花为员工的指引下,来到了花为的投资部门。
为了这次的会谈,西人还都各自备了一个公文包,里面放着为这次会议准备的资料。
自从进到投资部的会谈室里,冯真三人的心跳就不自觉变快,接待人员给他们矿泉水被他们喝剩下了一半。
沈乐怡注意到了这一幕,却并未提醒,他们是大学生企业,表现的稚嫩一点没什么不好。
而且她自己也没比三人好多少,人在面对未知,都难免会紧张,尤其是在你有所求的时候,心态更难控制。
好在他们来的比预约时间稍早了一些,负责他们项目的投资经理还没有过来,可以有一个空档调整状态。
不过也没等多久,人就进来了。
巧了,花为这边来的也是西个人。
推门先进来的应该是助理的角色,他推开玻璃门,就站到了侧边,等着后面的人进来后才轻身关起门,坐在了角落。
第二个进来的是一个中年男人,身形气度一看就是上位者,他走进来后,先是对着沈乐怡西人点点头,然后走到了她们对面的正中央坐了下来。
这人坐下来后,还招手示意沈乐怡西人也坐。
跟在男人身后的,又是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他们并排跟在男人的身后,走到位置的时候,两人也是一左一右坐在了男人的旁边。
等几人重新坐定后,那个一开始推门进来的年轻男人站起身,介绍了另外三人的身份。
果然,那个中年男人是这次谈判的话事人,企发部的资深投资经理,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