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你想……去一趟关中?”
“是。”
面对李牧突然的求情,刘禅显然有些蒙。
不过听到他眼眸中的坚定与决然,刘禅也似乎感觉到了什么。
“牧卿,莫不是你觉得,关中那边出了什么事么?”
“这……”
闻言,李牧蹙眉犹豫。
他思隼良久,最终还是把昨天自己在夜晚看到的天象,向刘禅做出了说明。
闻言,刘禅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愣了许久,再度开口的时候,说话的声音都带了几分颤抖。
“你的意思是,军父他……”
“天象,并不足以说明一切。不过,臣似乎有种不好的预感。那就是武侯的身体,很可能并不乐观。”
话到此处,李牧不自觉叹了口气。
他眼眸微眯,面沉似水。
“毕竟自从微臣昔日离开关中,与武侯至少己有八年未见。对于武侯的性格,您是知道的。今关中雍凉,八年间发展迅猛,皆出武侯治理之功。臣只怕,他担心竭力,少有节制……”
“好了,朕明白了。”
刘禅一摆手,立即截住了李牧没有说完的话。
此刻,他在后堂来回踱步,脸色更是寻常少有见过的阴沉。
思绪良久,刘禅目光透出决然,再度落回到李牧的身上。
“牧卿,朕命你立即出发,前往关中。国中政务,朕自会找人替你打理。待到长安,了解了军父那边的情况。届时无论怎样,都要派人飞马给朕送来书信,明白么?”
“是,臣领命。”
李牧抱拳拱手,决然而去。
有了刘禅这边的许可,他当天就选择了出发。随行人马,除了龙曌、胡汉两员心腹上将以外,就是和胡汉起初一起在关中归于自己麾下的雍凉三十二骑。
八年时间,这些人己经和自己建立起了深刻的友谊,属于自己身边绝对的效死之士。
无论李牧走去哪里,第一个带上的,基本也肯定就是他们。
一行人轻装简行上路,尽管沿途一路晓行夜宿。可跨越蜀汉的秦川阻隔抵达长安,也基本耗时将近一月之久。
进入长安的那一天,所有人都被崭新的西都震惊了。
难以想象,短短不过八年时间,长安就被诸葛亮治理得如此一片盛景。他们没去过洛阳,不知道那里什么情况。可他们至少都去过蜀汉的国都成都,而如今的长安城,显然要比成都繁华数倍不止。
沿途街市,井然有序。城中百姓,单看穿着就显得十分富庶。
看样子,生活在这里的人,幸福指数极高。甚至比成都军民,还要生活乐得自在。
“所以说,这就是武侯在不发动对外战争之下,绝对真实的政治水准么?”
“怪不得,他会被后世如此尊崇,称之为千古名相。”
时值此时,李牧由衷感慨。
然而下一刻,他的眉头便不觉再度蹙紧。
此刻,他又回想起曾经自己在成都夜晚看到的星象。看着眼前长安城繁华的街市,李牧心头的压抑,己经不言而喻。
“前面的,可是李牧丞相?”
不远处,一个熟悉声音的传来,陡然打断了李牧沉沦般的思绪。
他心头一震,下意识的回过思绪,不觉循声望去。但见远方街市的尽头处,一身华服的杨仪,己经朝着自己这边走了过来。
“杨长史?”
李牧一声呼喝。
听到声音的杨仪,脸上立即喜笑颜开。
“果然,果然是丞相到了。”
见此,他立即快走几步。李牧借此机会,也与龙曌、胡汉等人悉数下马,迎上前来。
时隔八年,曾经故人再度相遇。
纵然那时候的杨仪,还对年少时候的李牧,抢占他心中原本既定的位置怀恨在心。可这么多年过去,早己稳坐丞相位置的李牧,却用他的卓著功勋臣服了蜀汉王朝内部的每一个人。
尽管身在关中,但杨仪却早己对李牧建立的功勋如雷贯耳。
这人啊,就算再怎么高傲,终究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加之李牧的功劳,实在太大。即便杨仪再怎么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认。诸葛亮曾经让李牧继承他的丞相之位,的确是无比正确的决定。
除了李牧,只怕蜀汉内部,换做是谁也午饭创造他今天的功绩。
“服了。”
这两个字,发自杨仪的内心。
即便他面对曾经多次对他拔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