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干政?
外戚干政,也该是苏氏一族的苏唯一才对。”
两者相视一笑,都知道对方心中想的是什么。
毕竟,虽说长孙皇后没了,但遗留下来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如今长孙无忌还在这朝堂上。
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便是有着这其中一定的前提,李世民也明了这一切的根源,但丞相的确不该继续待在此处了。
父皇呢?更是看得清清楚楚。
他却不准备将一切都给拆穿,因为没有人可以威胁到他。
可李承乾,还是只知道自己面对这位己经在朝堂上呆了二十余载的丞相,还是该好好提起警惕,省得阴沟里面翻船,那可就真正的遗憾大方。
至此,一旁的李守义得了陛下的命令,准备上前。
却又听陛下道:“交给手下,给长孙无忌看,且将长孙冲、长孙聪两人接到太学、武学中去,好好的磨练一番。
这段时间,朕可没有听说太学、武学之中,长孙一族这两位嫡子去报道过。”
李守义也是强忍笑意,长村一族的两位公子,自然是能推的推,本来在长安城中就是无拘无束,怎么可能会听陛下的命令去自讨苦吃?
同时,看向杜菏的目光,也带有一阵阵的羡慕。
可再羡慕,也无妨。
他是禁军统领,这辈子的位置大概率也就在此处。
除非有外族打到长安城边上,自己才有可能将职责给改换过。
可杜菏呢?他现在的身份,或者说现在暗地里的身份是大理寺少卿,正西品。
等着这张圣纸张贴出去之后,又是从三品的户部右侍郎。
着实是令人有些吃惊,可再吃惊,李守义心中也没嫉妒。
他知道,自己与对方于陛下而言,其实都是相同的。
毕竟都是从太子府时期就一首搀扶着走过来,自然而然就有了那一抹情份。
只是他的脑子不太好使,也只是从禁军之中通过层层选拔,从太子府侍卫做到,如今的禁军统领。
己经没法再走,自己知晓了太多的皇族隐秘,若将他放在其它岗位,难免会出现某些不太该出现的事儿。
与此同时,皇帝看向杜菏的目光之中,又带有丝丝询问。
“杜兄,户部左侍郎,该是何人?”
杜菏沉默,片刻后,又哭笑不得。
“陛下,臣并不知晓,这该是您考虑的问题。
或者说,现在户部并不需要左侍郎。
最近这段时间,有右侍郎和尚书,这名义上的最高长官,互相把持着户部。
不让出现太多的问题,便可。
再多出个官,于现在的户部而言,并不是好事,望陛下多做思量。”
李承乾哈哈大笑,就此不提这个问题,又过了半个时辰,杜菏离开了太极宫。
他还得去摁押住,之前父亲的那些老友,去家里的拜访。
估计这个消息瞒不了太久,当自己成为户部右侍郎的消息,被这长安城中的大多数人知时。
羡慕者,有。
敬佩者,有。
觉得无所谓者,亦有。
但是唯一的一点是,定会去杜府打探消息。
怎可能让他们打探消息呢?自然是不能的,至少不能够让对方猜到陛下心中所想。
平时,在家中对于弟妹们有些,嗯,该怎么说呢?有些放松,万一从他们那边透露出了自己的些许态度,那可就糟了。
看着杜菏离去的背影,李承乾的脑海中再度起了些许波澜。
要将长孙无忌从朝堂上,拿掉吗?
也仅仅是如此,或者说,对于现在的大唐皇帝而言,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儿。
只是将他拿掉后,身后的那一大堆以丞相为中心的官僚集团,会如何表示?
杜菏?现在也不过是个户部右侍郎,而且还是暂代的,大概有人会跟着他,提前投资。
可也想必会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中立。
也就是墙头草,等着来日朝堂再度出现一位能够扛起大旗的臣子之后,又迅速去到对方的那边。
对于这些官员心中的想法,李承乾不用思量,也可以猜到。
可他却不能破坏朝堂上的山头平衡,至少,如今的他不能破坏。
该如何做呢?现在自己将太师的长子都薅出来做户部尚书了,应该可以压住某些人的碎碎念念。
但他的才能,却没资格成为户部尚书,至少,以自己了解的情况来,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