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女主一心向道 > 第2章 进城

第2章 进城

吃过饭,卫原把兔皮收拾了,加上这个月存下的另几张皮子一起放进竹筐。

今天是他每月定期去县城的日子,家里的盐不多了,须购些盐回来。

最重要的是他上月在县城唯一一家铁铺订好的一把匕首,约好了今日去取。

小心带上破旧的木门,卫原抬头看了眼时辰,他今天只在林里待了不到两个时辰就回来了,吃完饭现在正好是中午,阳光有些刺目。

现在赶路大概会很热,但卫原并不在意。

他考虑的是剩下的半天时间能不能把事情办完,然后在日落前回到家中。

出了村口他顺着往外唯一的一条路走。

接下来他需要走将近一个时辰才能到县城。

“原哥儿,上县城?今天可赶巧,上来吧,顺便带你一程。”身后踏踏牛蹄声与板车压过泥路的声音传来。

不消回头卫原就知道是谁了。

“谢谢山叔。”卫原没拒绝对方的好意,等车过来上了他撑着板轻轻一跳,坐在男子旁边。

除了两人坐的地方外,这辆板车上堆满了垒得高高的柴。

这是对方拉去城里卖的。一捆柴卖给城户人家能得六文钱,村里也只有两户人家能赚到这个钱,都是有牛的殷实人家。

“原哥儿,上次你婶子上门给你说的那亲事,考虑得怎样了?”

“那老周头家的豆丫真不错,家里活干得好,力气大又勤快,弟弟妹妹一把手带着不用老周头两口操心半分”

“就是人长黑瘦了点,但多喂两口饭能养养就起来了,你有打猎的好本事,还怕养不起个媳妇?”被卫原叫山叔的男子一边赶车一边侧头笑着道。

卫原性格平时孤僻沉默,但因为年幼丧父母活得艰难,所以大家都能理解。

村里的小伙子十西五岁都安排成亲了,但卫原没父母操持张罗一首到十八岁都独自一人。

某天村人们才反应过来卫家那个孤儿早到成亲年纪了,有热心人就自主帮他寻摸,山叔家的媳妇就是最先上门说媒的。

卫原的脑子里隐约闪过豆丫的模样。

豆丫是村里人家的姑娘,父母俱在并且十分能生养,加上豆丫父母一连生了七八个孩子,她排行不上不下的。

卫原也只曾远远路过看见过她几次,不是在低头干活就是拉扯照顾着弟弟妹妹。

他摇摇头道:“山叔,我还不急。”

是真的不急,现在家里一贫如洗,娶个姑娘回来干什么,况且他对那豆丫也无甚想法。

“怎么不急,再过两年你都及冠了,父母不在了家里总得有个知冷知热的吧。”卫家只剩卫原一个人,山叔是真心认为卫原该娶妻生子,组个正常家庭。

卫原知道他们是为他好,但心中有自己的坚持,又不好开口反驳。

只得沉默着,希望山叔自己说够了就不说了。

山叔不理解卫原的想法,以他看来,年轻人到岁数了,成亲生子,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是每个男人的想法。

只是卫原不配合,只他自己说也无趣,慢慢也不说了。

叹了口气,男子转过头只专心赶车。

耳边得了安静,卫原也松了口气。牛车给他节省了大半的赶路时间,半个时辰后就来到县城的门口。

进城后,山叔才对卫原说:“我去给几户人家送完柴火还得买些物什,大约两个时辰后回去,原哥儿如果还想搭个便车,到时便在此处等我一等。”

卫原跟山叔道了谢,之后两人分开。

县城不大,但这里是方圆数十里最热闹繁华的地方了。

此时的大景朝不算盛世,北方还经常传来打仗的消息。

但幸好近些年没传出哪里有天灾,有休养生息的时间清平郡百姓的日子还算过得去。

集市在城南,卫原到后没有先去铁铺,而是进了一家门面不大的成衣铺子。

进入店铺,里面有两三名客人正在挑选衣服,一名看着是店员的小子忙里抬头看见进门的卫原,打个招呼。

然后道:“掌柜的在里面,原哥儿进去就行。”看样子两人是认识的。

卫原点点头,熟门熟路穿过中堂走进用屏风遮挡的一个隔间。

一名中年男人看样子是在盘账,几本账本和算盘摆在面前。

桌上有一壶茶,卫原进来时他正往杯里倒茶水,“来了,坐,快坐。”,说着把倒好的茶放到对面,示意他入座。

卫原微微颔首见礼,才在对面坐下。

掌柜收好手边的账本,归置一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