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84

大明锦衣卫84

。"

沈墨就着烛光展开信笺。朝鲜水师特有的桑皮纸上,墨迹被海水晕染成诡异的蓝紫色:

"丁酉年三月初七,倭船三艘犯釜山。船首镶邪神铜像,口吐烈焰,百步内樯橹俱焚......"

信末附着的草图让沈墨瞳孔骤缩——船首像左半边是汉地无生老母的慈悲相,右半边却是倭国天照大神的怒目相。二者融合处刻满密教真言,神像微张的口中伸出一截蛇纹铜管。

"这铜管......"沈墨猛地拉开抽屉,取出一块焦黑的金属残片。这是三个月前妈阁庙爆炸案中发现的莲纹炮管,内壁同样缠绕着蛇形纹路。

晨光渐亮时,仵作老周捧着硫磺残渣匆匆赶来:"大人料得不错,这妖船的喷火装置,与妈阁庙爆炸用的同是琉球特制硫磺。"

老周展开油纸包,里面两种残渣都泛着诡异的青紫色:"普通硫磺燃烧后呈黄白色,唯有掺了琉球'鬼泪砂'的,才会烧出这种颜色。"

沈墨的指尖在案上地图划过,从釜山倭馆到琉球那霸港,最后停在妈阁庙的位置。三处地点连成一个三角,每个顶点都出现了同样的硫磺配方。

"报——!"哨兵的声音带着颤抖,"倭寇舰队出现在成山头,有三艘......三艘船在喷火!"

沈墨冲上城楼时,朝阳正刺破海雾。远处三艘怪船排成品字形,船首铜像在阳光下泛着血光。最前方的妖船突然一震,神像口中喷出十丈长的赤红火舌,明军哨船瞬间化作火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望远镜的铜圈被沈墨捏得发烫。在妖船转向的刹那,他看清神像底座刻着的小字:

"万历四十二年 琉球鬼匠造"

——与妈阁庙爆炸案同一年份。

海浪突然剧烈翻涌,一艘妖船竟调转船头,直扑登州港而来。沈墨分明看见,船首神像的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蓝光,就像......就像妈阁庙爆炸前,那尊妈祖神像眼中闪过的异芒。

2. 楚红药的「复活」

那霸港的晨雾中,独臂女子的身影如同一个未消散的噩梦。琉球商人蔡九第三次用袖子擦拭额头的冷汗,向登州来的海商比划着:"她的右袖空荡荡的,可左手握刀的姿势......"他猛地灌下一口烧酒,"绝对是锦衣卫的'红袖刀法'。"

沈墨接到密报时,正在翻阅三年前的战报。泛黄的纸页上,"万历四十五年腊月,锦衣卫百户楚红药殉国"的字迹已经晕开。他指尖一顿,想起那个雪夜——楚红药为掩护同袍撤离,独守燃烧的战船,最终连人带刀坠入冰海。

"大人请看。"亲兵呈上一个油纸包,里面是琉球商人描述的硝石样本。沈墨捏起一撮在灯下细看,晶体呈现出反常的淡蓝色,与《崇祯历书》缺页记载的"海心硝"特征完全吻合。这种产自琉球海底火山口的特殊硝石,正是制作"火龙出水"的核心材料。

窗外的雨突然急促起来。沈墨踱到海图前,发现那霸港至对马岛的航线上,最近半月有六艘商船异常失联。更蹊跷的是,每艘船最后出现的位置,都靠近海底火山活跃带——最佳的海心硝采集点。

"报!"门外的喊声带着颤音,"福建水师在龟山岛截获的倭寇密信!"沈墨展开被海水浸透的信笺,破译的密码让他手指发冷——信中详细记载了"火龙出水"的改良方案,而批注的笔迹......竟与楚红药三年前的战术笔记一模一样。

雨点砸在瓦片上如同战鼓。沈墨突然想起楚红药坠海前最后的眼神——那不是绝望,而是决绝。如果她没死,如果她在用倭寇最恐惧的武器复仇......

亲兵慌张地撞开门:"大人!外海发现不明船只,船首......船首装着铜铸的龙首炮!"

雷光划破夜空时,沈墨看清了海平线上那艘孤船的轮廓:没有旗号,没有帆索,只有一尊昂首欲飞的龙形铜炮,在闪电中泛着血色的光。

3. 白牌与铁炮的碰撞

破晓前的蓬莱阁笼罩在青灰色的海雾中,沈墨的白牌在指尖微微发烫。这块传承自戚家军的锡镍合金镜,此刻正映照着海面上漂浮的倭寇铁炮残骸——炮管上"司夜阑"的私印已被海水泡得发白,却依然清晰如刀刻。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浓雾时,沈墨突然松手。白牌坠落的轨迹在雾气中划出一道银线,与浮沉的铁炮残片相撞的刹那,金属交击的火星竟不是常见的橙红,而是《崇祯历书》中记载过的靛蓝色。这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