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四九城或许还好,但如果是在城乡结合部,谁家买了自行车,那消息传得比红白喜事还快。“哎呀,买了自行车啊,还是永久牌的?”李建国推着自行车进入院子,郭大爷眼睛瞪得大大的,几乎不敢相信。不仅他们院子,就是整个南锣鼓巷在六十年代初也没几辆自行车。李建国买车的消息很快在巷子里传开了,“李建国真买车了?不会是假的吧?”“那还有假?我亲眼目睹李建国骑着那辆新车,载着欣怡从院子里驶过。”“你当人家买得起自行车,还会在乎多买几件衣服?不过话说回来,李建国哪儿来的这笔钱?”市场上最基础的自行车也要八十多元,阎埠贵心里暗自为李建国的计算,仅凭他过去两年的学徒工资。即便家里有些储蓄,但全部用来买这辆车,未来该如何生活,若是没有意外,倒也还好,但若有紧急情况,连应急的资金都没有。众所周知,李建国素来花钱如流水,记得欣怡生日那次的宴席,就奢华程度而言,甚至超过了普通家庭的年夜饭。但一辆自行车,实在是奢侈了一些,“这自行车应该不便宜吧?”“我之前去自行车行了解过,这款永久牌13型锰钢自行车要价一百四十元,而且即便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厂里每年发放的工业券数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