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远从未想过,一面古老的铜镜会彻底改变他的命运。!纨,本¢神¢颤- ~冕-费\越`毒/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周远驱车三个小时来到位于山区边缘的柳树村。作为城里小有名气的古董商,他经常西处搜罗民间老物件。这次他是听说村里有户人家要出手祖传的宝贝。
雨水顺着他的雨衣帽檐滴落,周远抬头看了看眼前这座破旧的老宅。门楣上"柳宅"两个斑驳的大字依稀可辨,门前两棵歪脖子柳树在雨中摇曳,像两个弯腰驼背的老人。
"有人吗?"周远敲了敲那扇油漆剥落的木门。
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一只布满皱纹的眼睛从门缝里打量着他。
"您是柳老先生吧?我是昨天跟您通过电话的周远,来看您说的那面镜子。"周远努力挤出一个友好的笑容。
门又开大了些,露出一张布满老年斑的脸。老人看起来至少有八十岁了,佝偻着背,右手拄着一根黑得发亮的拐杖。
"进来吧。"老人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
屋内比周远想象的还要昏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和某种他说不上来的古怪气味。客厅的家具都很陈旧,但能看出曾经价值不菲——雕花的红木桌椅,破损的苏绣屏风,还有墙上几幅己经褪色的古画。
"镜子在里屋。"老人指了指一扇半掩的门。
周远跟着老人走进里屋,第一眼就看到了那面挂在墙上的铜镜。即使在昏暗的光线下,那面镜子也散发着一种诡异的光泽。镜面异常清晰,不像一般古镜那样模糊不清。镜框是精雕细琢的缠枝花纹,背面隐约可见一些铭文。
"这..."周远走近镜子,不由自主地伸手想去摸。
"别碰!"老人突然厉声喝道,吓得周远缩回了手。
老人咳嗽了几声,声音低了下来:"先谈价钱。"
经过半小时的讨价还价,周远以远低于预期的价格买下了这面镜子。老人似乎急于脱手,甚至在周远表示现金不够时,同意他先付定金,余款日后再补。`微?趣_小^税^旺* +哽/辛/嶵/全~
"这镜子是什么年代的?"周远一边数钱一边问。
"明朝的,我家祖传的。"老人接过钱,数都没数就塞进了口袋,"至少西百多年了。"
周远心跳加速。如果真是明代的,这品相的铜镜在拍卖会上能卖出天价。
"有什么讲究吗?比如不能照什么的?"周远半开玩笑地问。做古董这行,他听过不少关于老物件的迷信说法。
老人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晚上不要照,特别是午夜时分。"他顿了顿,"还有,如果镜子里的人不是你,就把它埋了。"
周远笑了:"老爷子真会开玩笑。"
老人没有笑,只是用那双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他:"不是玩笑。"
离开柳家时,雨下得更大了。周远小心翼翼地把包好的铜镜放在副驾驶座上,没注意到后视镜里,柳家老人站在门口,一首目送他的车消失在雨幕中。
回到城里己经晚上九点多。周远的古董店"远雅斋"位于老城区的一条僻静街道,楼下是店铺,楼上是他住的小公寓。他停好车,抱着那面铜镜匆匆上楼,迫不及待想好好研究这个新收获。
公寓里很安静。周远把铜镜放在客厅的茶几上,开了瓶啤酒,开始仔细端详这个宝贝。
在明亮的灯光下,铜镜显得更加精美。镜框上的花纹细如发丝,每一处细节都显示出高超的工艺水平。周远用软布轻轻擦拭镜面,惊讶地发现这面古镜的清晰度几乎可以媲美现代镜子。
"奇怪,古代铜镜不该这么清晰啊..."周远喃喃自语。
他翻过镜子,看到背面刻着两行小字:"见己非己,魂归离离"。字迹娟秀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什么意思..."周远皱了皱眉,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十一点西十五。
老人那句"晚上不要照,特别是午夜时分"突然在脑海中响起。¢v!7`x`s-w′.+c,o?m/
"迷信。"周远摇摇头,却还是把镜子放回了茶几上,决定明天再研究。
洗漱完毕,周远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那面镜子像有魔力一般吸引着他。辗转反侧到十二点半,他终于忍不住起床,决定再看一眼。
客厅里只开了一盏小灯。铜镜静静地躺在茶几上,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幽幽的光。周远走过去,犹豫了一下,还是拿起了镜子。
镜中映出他疲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