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10月15日,文华大学文学院大三学生苏晚晴(女,21岁)于文华楼404宿舍内身亡,初步判断为自杀,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新闻旁边配了一张模糊的照片,是宿舍门口拉警戒线的场景。\卡,卡-小¨税′罔+ `已^发_布?罪′薪`漳!截-林小雨仔细辨认,确认那就是现在的404。更让她毛骨悚然的是,新闻中提到苏晚晴使用的是"靠窗右侧床位"——正是她现在睡的那张床。
林小雨合上报纸,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她想起昨晚的敲墙声、自动打开的收音机,还有那句"你终于来了"...难道真的是苏晚晴的鬼魂?
回到宿舍,林小雨站在门口迟迟不敢进去。夕阳将走廊染成血色,404的门牌在光影中显得格外刺眼。最终,她还是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门。
房间里一切如常,仿佛昨晚的恐怖经历只是一场噩梦。林小雨放下书包,突然注意到自己的书桌上多了一样东西——一本她从未见过的黑色笔记本。
她小心翼翼地翻开笔记本,第一页用娟秀的字迹写着"苏晚晴日记"西个字。林小雨倒吸一口冷气,差点把笔记本扔出去。她明明记得早上出门前桌上什么都没有,这本日记是从哪来的?
好奇心最终战胜了恐惧,林小雨开始阅读日记。大部分内容都很平常,记录着苏晚晴的校园生活。但随着日期接近1998年10月,日记的笔迹变得潦草,内容也越来越诡异:
"10月10日:他又来了,站在我床前看着我睡觉。我假装没醒,但能感觉到他的呼吸...陈老师说这只是我的幻觉,可我知道不是..."
"10月12日:墙里有声音,我听到指甲刮擦的声音。陈老师说这栋楼太老了,是老鼠。但老鼠不会说话...不会叫我的名字..."
"10月14日:我知道他要做什么了。我逃不掉,没人会相信我。如果这本日记被人发现,请告诉警察检查墙壁..."
最后一篇日记的日期正是苏晚晴死亡当天,但这一页被撕掉了,只留下一点残角。
林小雨合上日记,浑身发冷。她抬头环顾房间,目光落在自己床铺旁边的墙壁上。那面墙的壁纸比其他地方更新,像是后来重新贴过的。
一个可怕的念头浮现在林小雨脑海:苏晚晴真的自杀了吗?那本日记暗示的"他"是谁?为什么提到要检查墙壁?
夜幕降临,林小雨不敢关灯,坐在床上盯着那面可疑的墙壁。不知过了多久,她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梦中,她看到一个穿白裙子的女孩站在宿舍中央,背对着她。女孩缓缓转身,露出一张惨白的脸和脖子上紫黑色的勒痕。她张开嘴,却没有声音,只是用手指着墙壁,一遍又一遍...
林小雨猛地惊醒,发现房间里一片漆黑——灯不知什么时候灭了。更可怕的是,她听到墙壁里传来清晰的刮擦声,就像有人用指甲从内部刮着墙皮。
"咚、咚、咚。"三声敲击,和昨晚一模一样。
林小雨颤抖着打开手机闪光灯,照向声音来源。在晃动的光线中,她看到墙纸上浮现出一个模糊的手印,就像有人从墙里面往外推...
第二天一早,林小雨就冲到了校史馆。她需要更多关于苏晚晴的信息,尤其是那个在日记中被称作"他"或"陈老师"的人。
经过一番查找,她在一本旧教师名册中发现了线索:1998年,心理学系有一位名叫陈明远的副教授,时年35岁。而在一张当年的师生联谊照片中,陈明远身边站着的正是苏晚晴。
"陈明远..."林小雨默念这个名字,突然想起什么——现在的心理学系确实有一位陈教授,是系里的资深教师,会不会是同一个人?
她立刻上网搜索,果然找到了陈明远的资料:文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今年55岁...年龄完全对得上。
林小雨的心跳加速。如果现在的陈教授就是当年苏晚晴日记中的"陈老师",那么他与苏晚晴的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苏晚晴在日记中表现出对他的恐惧?
她决定去听听陈明远的课,近距离观察这位可疑的教授。
陈明远的"异常心理学"课在学校很有名,林小雨混在一大群学生中进入教室。当陈明远走上讲台时,林小雨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他虽然己经五十多岁,但保养得很好,举止优雅,讲课风趣,完全看不出任何异常。
下课后,林小雨故意留在最后,假装有问题请教。当她报出自己的名字时,陈明远的眼神闪烁了一下。
"林同学,你是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