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霓虹夜骨瓷白 > 第277章 符号探秘寻旧迹

第277章 符号探秘寻旧迹

古符幽幽藏秘辛,一笔一划叩幽冥。′z¨h′a~o-x^s·.?n\e/t`

迷雾重重寻旧迹,险路迢迢问前程。

*************************************************************************************************************************************

数日过去,阮白釉几乎将雾港市图书馆所有关于古代符号学和偏僻宗教典籍的角落都翻了个遍,试图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找出与骨瓷孩童摆件上那些诡异符号相关的蛛丝马迹。那些符号扭曲而古老,带着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原始感,似乎在诉说着某种被时光掩埋的禁忌。她将每一个可能的相似图案都记录下来,进行比对分析,但进展缓慢。那些符号太罕见了,仿佛来自一个与世隔绝的文明,或者是一个刻意隐藏自身存在的秘密社团。

沈青临那边,对建筑结构和符号人类学意义的分析也陷入了僵局。他调阅了雾港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建筑档案,甚至查阅了一些关于古代祭祀场所的考古报告,但摆件上那座尖顶、多窗、整体呈现出诡异对称性的建筑,却像是凭空出现一般,找不到任何现实中的对应。那些符号,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充满了原始的崇拜意味,却又夹杂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秩序感,这种矛盾的组合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两人眉宇间的凝重一日深过一日。那尊骨瓷孩童摆件,依旧静静地立在书桌上,兜帽下的阴影仿佛藏着无尽的嘲讽,无声地注视着他们的徒劳。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阮白釉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放下手中的放大镜,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这些符号和建筑的指向性太模糊了,我们可能需要更专业的帮助。”

沈青临点了点头,他从一堆建筑结构图纸中抬起头,深邃的眼眸中映着电脑屏幕幽幽的光:“我查阅了一些民俗学者和历史学家的资料,雾港市倒是有几位这方面的专家,但大多专注于主流文化研究。我们需要一个……更偏门一点的。”

阮白釉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名字——秦文博教授。一位在雾港市研究神秘学和古文字学数十年的老学者,据说藏书颇丰,见解独到。只是此人脾气有些古怪,深居简出,鲜少与外界打交道。若非当年阮白釉在一次古董研讨会上偶然听一位前辈提起,恐怕也不会知道雾港市还有这样一位隐士般的人物。

“我或许知道一个人,”阮白釉沉吟道,“秦文博教授,研究神秘学和古文字的。我曾听闻,他对一些失落的文明和秘密教派的符号体系颇有研究。¨b/x/k\a~n.s`h*u_.¨c.o\m.”

“哦?”沈青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可靠吗?”

“他的学术地位毋庸置疑,只是……”阮白釉顿了顿,“据说性情有些孤僻,不知道愿不愿意见我们。”

“试试看吧,”沈青临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颈椎,“现在任何一丝线索都不能放过。”

秦文博教授的居所位于雾港市老城区的一条僻静巷弄深处,与周遭流光溢彩的霓虹和冰冷的金属大厦格格不入。那是一座颇具年代感的旧式院落,青砖黛瓦,木质的门扉上甚至还残留着些许斑驳的朱漆。若非门牌上清晰地写着“秦宅”二字,很难想象在这座日新月异的赛博都市中,还保留着这样一处古朴的所在。

轻轻叩响门环,片刻后,厚重的木门“吱呀”一声被拉开一道缝隙。开门的是一位身着素色长衫,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的老者。他约莫七十岁上下,鼻梁上架着一副老式圆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却异常锐利,仿佛能洞察人心。他上下打量了阮白釉和沈青临一番,声音平淡无波,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二位是?”

“秦教授您好,”阮白釉礼貌地欠了欠身,“我是阮白釉,这位是沈青临。冒昧打扰,是有些关于古代符号的问题想向您请教。”

秦教授闻言,眉头微微一挑,似乎有些意外。他沉默了几秒,才将门完全打开:“进来吧。”

院内别有洞天,一个小巧的庭院,种着几株修竹,角落里还有一口蒙尘的古井。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旧书特有的纸张气息,让人心神不由自主地宁静下来。秦教授将他们引至一间光线略显昏暗的书房。

书房内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四壁皆是顶天立地的书架,密密麻麻地堆满了各种线装古籍、外文原典和羊皮卷轴,许多书的封皮已经泛黄破损,显然是主人经常翻阅的。空气中除了墨香和纸张的味道,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檀香,以及一种难以名状的、属于古老器物的沉静气息。一张宽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