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击角度,并制定相关方案。
但这太难了,基本上所有人,就算拿着图标,都要很久才反应过来。
黄建安在一旁紧紧地盯着他们,不时地给出指导和纠正。“快,时间就是生命,你们要更快!”
黄建安大声喊道。
给出射击方案后,黄建安又让炮手按照预定方案进行射击。
当然,开始阶段,大家都手忙脚乱。
但任何东西,都需要不断训练。
熟能生巧。
接下来,各个炮兵小组开始进行训练。
战士们分成不同的角色,有的负责观察敌机,有的负责对着图表“计算”,有的负责操作火炮。
一时间,各个训练场上充满了紧张而忙碌的气氛。
“角度再调整一下!”
“时间还不够精准!”
黄建安穿梭在各个小组之间,不断地指出问题,给予指导。
一名年轻的战士在记图表与赶方案时遇到了困难,急得满头大汗。
黄建安走过去,耐心安慰:“刘宏明同志,别急,其实实在不行,单手拿着图表报数就行。”
“……”刘宏明。
三天后,黄建安带着一个连队,进行实战训练。
之所以叫实战训练,在于这刚好有火车运输后勤物资过来。黄建安也不知道鹰酱的侦察机、轰炸机会不会过来。
只是把一个连队带了过去。
后安师一个连队,只有八十人。总共八门炮,炮手十六人,炮击方案设计十六人,剩下的是连长,侦察员、观察员、警卫员,以及运输员等。
一个小时后,黄建安带着一连学员,以及二连不等许愿,总共一百人,埋伏到一山坡里,
这个山坡不远处,有个隧道。
火车如果遇到轰炸机,会第一时间停在隧道里。
另外,为了避免被敌人侦察机发现,火车、卡车基本上会夜间行驶。这是在尽可能抹除鹰酱的空中优势。
现在己经是晚上六点多了,天色很暗了,火车的车头的灯光很亮,远远可以发现。这趟火车很急,因为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结束后,正在准备第三次战役。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轰鸣声。
鹰酱的侦察机来了。
志愿军的火车,很快将车头灯熄灭,并停了下来。此时的火车司机,以及车上一个排的警卫部队,都很紧张。
最近几天,己经有三列火车,遇到鹰酱轰炸机轰炸,损失惨重。基本上,火车全没了,轨道也被炸断不少。
这个时候,只能祈祷。
但鹰酱的侦察机,显然远远看到火车的车头灯,正在慢慢飞了过来。
为了看的更清晰,看得更准确,这架侦察机在慢慢降低高度。
埋伏在山谷里的黄建安,第一时间让所有学员做好准备。
“所有学员,马上做好准备!方案设计员,立刻设计炮击方案!”
学员们迅速行动起来,原本安静的山谷瞬间变得紧张忙碌。
方案设计员们眉头紧锁,眼睛死死地盯着天空中那架越来越近的侦察机,手电筒照着图标,飞速地对着和计算。
“高度……速度……角度……”一名方案设计员低声催促着身旁的观察员战友。
两人配合默契,一个报出数据,另一个则迅读着图标出设计方案。
两分钟后,炮击方案设计员们终于完成了计算,立刻将方案传给炮手。
炮手们接过方案,迅速调整火炮的角度。
另外的炮手,则是拿着炮弹。
“各就各位,准备!3、2、1。”
“开火!”黄建安一声令下,七门炮在极短时间内,连续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炮口喷出长长的火舌,瞬间照亮了黑暗的山谷。
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如流星般朝着侦察机飞去。
黄建安也在第一时间开炮,他这次同步使出精准射击技能,身体仿佛与火炮融为一体。炮弹从炮口射出,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朝着侦察机首飞而去。
那架鹰酱侦察机的飞行员,原本正专注地查看突然消失的火车,准备进一步侦察。
突然,他看到火炮快速飞来,心中一惊,本能地想要拉高飞机躲避。
但己经来不及了,后安师一连八发炮弹几乎同时袭来。
黄建安发射的最后那发炮弹,准确地击中了侦察机的机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