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抗日:从小排长崛起,百战百胜! > 第400章:引进饥民计划

第400章:引进饥民计划

应了下来,将喜妹许给地主陈福安当十一姨太。

李老蔫是幸运的,就在管家带着一群狗腿子来强娶喜妹的时候,八路军来了!

所有的高利贷被废除田租降到五成,陈福安抢亲的狗腿子还被揍了一顿,根据地严禁买卖婚姻。

李老蔫名字听起来老气横秋,其实他只有西十出头;

上有年迈多病的老母,下有两女一儿,租种了地主陈福安家十亩地,两夫妻披星戴月、早起晚归,一年到头几乎全泡在地里劳作,西十多岁的人苍老的就像花甲老人。

即使是这样,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下来,一家人就没有吃过一顿饱饭,还拉下了不少饥荒,被逼到卖女儿的地步。

不是他们不勤劳,而是地里的产出八成要交给东家,另外还要承担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每年到了青黄不接时就得拉饥荒;

借两升,还一斗,被地主二次盘剥,榨干了最后一滴油水。

八路军来了,日子终于有了盼头!

“老乡,在收庄稼呢,今年收成怎么样?忙得过来吗?”

罗捷带着两个警卫同志远远地就给李老蔫打起了招呼,李老蔫一看是八路军,就开心地笑,露出了整嘴的大黄牙。

“好着呢,忙得过来,忙得过来!”

庄稼人也不知道怎么跟八路军打招呼,他们对八路军还是有一些距离感,毕竟八路军的腰间还挂着枪呢;

华夏的老百姓对刀枪有着天然的畏惧,罗捷也不想背着枪,但这是战时,随时都要做好打仗准备的。

罗捷自来熟地走进了地里,边帮忙边跟李老蔫拉起了家常:

“今年种了多少红薯,估计能收多少担?”

罗捷知道农人都习惯用担来计量,所以就没有问能收多少斤。

收成的问题李老蔫在心时早就盘算过无数次了,见罗捷问起,就据实回答道:

“今年收成好,果长的壮实,一亩地怎么说也得七八担以上;

老汉家种了8亩地瓜,六十担应该是有的。”

“老乡,那按照新的政策,交完租后还能剩下三十担;

家里有几口人?够吃到明年夏收吗?”

李老蔫担心地问道:

“这个租子不改了吧?”

罗捷语气坚定地说:

“从今年秋收开始,以后都不改了,只交五成!

谁要敢让你们多交一斤粮食,你就找八路军,我们八路军为你作主。”

李老蔫这才放下心来,兴致勃勃地给罗捷算起了账:

“八路同志,我们家六口人,我娘,孩他娘、还有三个娃;

不怕你笑话,家里己经揭不开锅,就指望这一茬粮续命的。

三十担啊,我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么多的粮食,吃不了这么多的。”

罗捷在心里盘算了一下,三十担就是3千斤,每人平均500斤,其中还有几个是小孩,的确够撑到夏收了。

想到这里罗捷就给李老蔫出主意道:

“吃不完的可以卖给八路军和政府,可以换一些细粮给老人、孩子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