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定驰瞥他一眼:“我想为国分忧行不行?”
楚昌讪笑:“世子一心为公,是小人狭隘了。”楚昌倒是提醒了他,楚定驰正色道:“江南各府任何人都不能信,包括锦衣卫!”楚昌顿时怔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记得挑选府里最机灵的护卫,江南天高路远,万一发生什么,需要他们自已想办法应对。”“是。”楚昌应声,当即就离开了书房。楚定驰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窗外含苞待放的桃花,不由得想起了前世。?微?[}趣^小$说£ >>更?;±新^最¤1£快¥?前世,正宣帝突然驾崩,慕元初继位,朝堂上虽然看似安稳,其实人心浮动,每个人都有自已的心思。当时慕映烟已经嫁给楚定驰,两人刚成亲,关系还比较僵硬,慕映烟一心帮慕元初处理朝政,稳定朝堂,整日宿在宫中,他那段时间很少见到她。正宣帝其实早早就替一双儿女打算好了。慕映烟和楚定驰成亲,镇国公在新帝继位当日派人送来捷报,以草原几个部落的人头为新帝登基道贺,以强势的态度表明立场。随后,定北侯也派人送上贺表为新帝道贺。两大总兵同时表明态度,其他重镇总兵也不迟疑,纷纷上奏贺新帝登基。如此一来,最重要的边关便安稳下来。而新帝继位后,慕映烟辅政,短短几个月,她便下令抓了一批京城中贪赃枉法,滥用职权的官员,狠狠玩了一波杀鸡儆猴。这时,众人才发现,正宣帝早就将锦衣卫交到慕映烟手里,正是借助锦衣卫的情报,慕映烟才能完成这波杀鸡儆猴。杀鸡儆猴后,朝堂迅速安稳下来。稳定朝堂后,慕映烟并未再有大动作,她毕竟只是辅政,让权力平稳地过渡到慕元初手里,这才是她的目的和责任。慕映烟很清楚自已的责任,因此在她辅政的那两年,朝堂内外都很安稳,和正宣帝在时没什么两样。两年后,慕元初大婚,正式亲政。慕元初亲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算解决江南问题,并想着以此为借口,给江南各府换换血,注入一些新鲜血液。 慕元初精心挑选了一个钦差,还让其带了五百三千营的骑兵。三千营骑兵乃是精锐中的精锐,有他们出马,不出意外的话解决江南之事应该是手到擒来。但不出意外的话还是出现了意外。江南之事远比朝廷想象得要严重,牵扯的范围之广更是让人惊骇,已经称得上近二十年第一大案。钦差刚到江南就发生了意外,紧接着五百骑兵也被人设下陷阱全军覆没。朝堂浩浩荡荡的一次调查,就跟大海中溅起的水花一般,没有在江南引起丝毫波澜。消息传到京城后,朝堂上都轰动了,慕元初更是愤怒到极致,对方这么嚣张,已经没把朝廷放在眼里,更是在打他的脸。但对方做得太隐蔽,一点线索都没留下,只推称是土匪所为。但慕元初不是好惹的,他立刻以剿匪的名义下旨,让三大营出动三千兵卒,其中还有五百神机营枪炮兵,前往江南剿匪。慕元初如此行事,一来是真的生气,二来也是想借此给江南施压,但他低估了江南勾结之人的胆大妄为。他们公然打起反叛的旗帜,并且宣称慕元初弑君杀父,天理难容,他们要拨乱反正。他们在短时间内就聚集了一万大军,其中有半数是卫所兵,这时朝廷才意识到,江南各府县的官员和卫所牵扯之深。这次动乱虽然很快就被平息,但慕元初刚亲政就发生叛乱,对慕元初的威望造成巨大打击。虽然都知道江南会暴雷是先帝在位时就开始积累的,可江南受到战乱的百姓却只觉得是新帝逼反了江南官员。毕竟先帝在位时没事,长公主辅政时也没事,怎么你一亲政就出事了?那些在战乱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百姓对慕元初的怨念极深,民间也多有怨言。慕元初经此打击,在朝堂上威望降低,每每有想法想要实行,都会被大臣们反对,让他很是憋屈。这种情况一直到另一件事情发生,才发生转变。楚定驰身为驸马,他对江南叛乱印象极为深刻,那段日子慕映烟天天忙到深夜,面上不见喜色,满面愁容,楚定驰想要帮忙,却发现什么都帮不上。朝廷并不缺平乱的武将,慕映烟忧心的是江南叛乱对慕元初威望的影响,而这一点已成定局,谁也改变不了。如今倒是有了改变的机会。楚定驰让楚昌提前去调查江南之事,不仅是为了慕映烟,也是阻止悲剧上演。这场叛乱中,最无辜的就是那些被迫卷入战乱的百姓,野心家的阴谋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