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谈妥
御书房中,气氛一时寂静。
还留在其中的太监,早已经吓得全部跪在地上,颤抖不止。
建武帝双目如电,就那么冷冷的盯着赵申。
过了半晌。
“你可知道,西北边军再加两营禁军,一共有多少兵马?有了这些兵马,又能做成多大的事?”
从未有过的,建武帝对赵申说话的声音里,没有任何复杂的情绪。
只有平静。
不过就是这样的平静,才最让人赶到心悸。
赵申面色坦然:“儿臣监国多年,虽无建树,多少也知晓些事,在兵部的册子上,西北边军满员该有十六万之数,不过嘛,纵使朝廷向来重视西北边防,又有徐永进这个尽心用事的总督看着,吃空饷一事,想必也难以避免。”
“如实做数,十三四万人应该是有的。”
“至于京营禁军,自陛下整肃以后,十年来一直是由陛下亲自统帅操练,定是没有空饷存在,不过儿臣估计,陛下也不会给儿臣最为精锐的那几营,大抵是从末营里抽调一二。”
“一营两万定数,加上边军,一共有十七八万吧。”
“你倒是心里有数。”
建武帝的声音依旧平静,甚至听不出喜怒,又继续道:“近二十万大军尽在你手,江北总督徐永进又是你一手提拔,若是到了幽州,有饷有粮,朕也奈何你不得。o>微*,趣¢小??¥说} ?·¨无μ/错±?<内@>%容=”
听着建武帝的诛心之言,赵申只是淡淡道:“若是幽州有钱有粮,那还要儿臣去做什么?”
“你当了十年太子,总归是有办法的。”建武帝淡然道。
“陛下让儿臣去,不就是认定了儿臣,有这个办法吗?”赵申神色依旧淡定。
建武帝眼睛一眯:“总归是要个说法才是。”
“京营统帅俱是陛下心腹,陛下若是不放心,可挑选一人,命为随军大总管,统领兵事,除了江北之事以外,其余可不听儿臣调令。”赵申摊手道。
“只要出不了江北,纵有再多兵马,又能翻出多大浪花来呢?”
“准奏。”建武帝大手一挥,算是答应了下来。
“兵马特权朕都给你,三月时限,你要谨记,三月之后,若是江北之事不能平定,莫怪朕不念父子之情。”
“那是自然,也请陛下不要忘了,事成之后,另立贤明。”赵申抱拳拱手,便准备退出御书房。
建武帝眉头微皱,目光看着赵申,莫名的,心下竟有些怅然。
他映象之中,原先对这个与皇后所生的长子,应该是十分喜爱才对。\b_a!i`m¢a-s/y+.+c·o`m¢
而赵申,也应该对他这个父皇,十分的尊崇才对。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父子之间的间隙大到了如此地步。
以至于,父不知子,子不知父,相互之间,除了猜疑,便只剩下呵斥与对立。
难道朕真的错了?
不待建武帝想明白,赵申已经走到了御书房门口。
他忽的心里一紧,总有一种,此番过后,便再难相见的错觉,忍不住急声开口:“申……太子打算何时启程?”
原本脱口而出的,是想唤一声赵申的乳名。
可是话到了嘴边,却莫名的,又换成了太子。
赵申脸上一笑,回头看了一眼阴影下的建武帝:“陛下放心,儿臣既已领旨,定当尽快动身,三日之内吧。”
“也请陛下,尽快安排好京营人手。”
留下这最后一句,赵申大踏步的离开了御书房。
建武帝看着他,心中一空,颓然坐回龙椅之上,嘴巴动了动,不知道小声嘀咕了句什么。
与建武帝的心情复杂不同,从御书房出来,赵申心里却是高兴不已。
总算是抓住了机会,将要得偿所愿了。
三个月,只要熬过这三个月,把江北的事情平了,自己就可以脱掉这身太子皮,开开心心的挑个南方四季如春的好地方,做自己的逍遥王爷去了。
以后什么朝堂,什么祁王、萧淑妃,都跟自己再没有半毛钱关系。
那么他们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来,自己远在十万八千里之外,最多也就是偶尔听个乐而已。
“真是阳光明媚的美好一天呀!”
走在路上,赵申忍不住连脚下的步伐都轻快了不少。
出来,上了銮驾,一路往东宫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