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上明粗略一判断:“大约两个排。”
陈严心中有数了,又是一场硬仗。
按下送话器叮嘱:“所有人,不要过早暴露火力点,等敌人靠近了再打,听我口令。”
孙上明问道:“要多近?”
陈严咬牙回复道:“越近越好,最好把枪管杵到敌人的鼻子再开火,对方打个嗝,你就能闻到他吃的什么......”
米海洛还不太习惯陈严的指挥方式,此时惊讶的瞪大眼睛。
沈逸飞急忙提醒:“你还是不要比喻了,真他酿的恶心!”
远处的榴弹发射器开火了,伴着“嗵嗵嗵”的声音砸过来,炸的大桥桥面和车辆碎屑横飞。
陈严把身体缩成一个球状,尽量减小着弹面积。
身前的防线是用汽车仓促布置,阻挡一点子弹还行,遇上爆炸物就很吃力。
全是坚硬的车身,不像沙袋有吸能的作用,弹片横飞过来会发生溅射,有可能会造成二次杀伤。
陈严打定主意,等到明天德约科赶到,一定要重新构筑一条“老式”的防线。
防守阵地上一枪未发,敌人还不知道己方的具体 位置,只能盲射着为进攻的同伴提供掩护。
但是敌人的发射焰立刻被无人机发现,沈逸飞操纵着飞鸿—92A飞过去,打了一排火箭弹,两具榴弹发射器立刻被掀上天。
无人机掠回来,沈逸飞指着回传画面上的敌人散兵线,向陈严询问:“是否开火?”
此时敌人还未运动到大桥附近,散兵线拉的很开,现在开火的杀伤效果并不好。
陈严摇摇头:“等他们的散兵线聚拢。”
耳机里不停地响起孙上明的通报:“夜鸮注意,敌人距离我还有200米。”
——“150米、100米、80米、50米......”
陈严探头看看,敌人靠近大桥之后收拢了散兵线。
倒是没有一窝蜂的冲上来,而是分成了两道散兵线,前后相距大约几十米。
桥面宽度大约三十米,堪堪够展开一个班的横队战术,后边的人只能像“添油战术”一样跟上。
陈严嗤笑一声:“还知道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
就在这同时,陈严看着敌人的队形,立刻改变了主意,他要把阻击战临时更改为伏击战。
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以雷霆之势消灭小股敌人的小股兵力,让剩下的敌人心惊胆战。
如果进一步击穿敌人的心里防线,让他们不敢再次发起进攻就好了,可以给还未到位的支援争取时间。
陈严按下送话器快速地吩咐:“长箭、炮仗,放敌人进到我的面前,你俩准备扎口子,我们吃掉第一波敌人。”
——“秀才,把火箭弹打到敌人第二波散兵线上,拦阻他们向前营救。”
敌人已经很近了,战友们顾不上说话,只是向着送话器吹了一口气,示意明白。
十几号敌人踏着缓慢的步伐摸上来,知道大桥上来了支援,他们每一步都很小心。
一个双人制战斗小组靠近了孙上明躲藏的车辆,其中一名敌人探头探脑的向车后看了一眼。
防止被发现,孙上明贴着车身再次向下缩了缩。
这名敌人停下脚步,只和孙上明隔着一辆汽车警戒起来,却向身后的同伴招招手,示意迂回。
见到孙上明有暴露的风险,陈严猛地探出枪口,对准那名敌人打了一个单发精度射。
子弹高速旋转着飞过去,撕开敌人的胸膛,他的身体也顿时萎靡了下去。
突然炸响的枪声也吓了所有人一跳,陈严按下送话器低吼着:“所有人不要开枪,沉住气。”
自己却掠着几辆车横向奔跑,故意暴露身形,还击的子弹立刻如雨点般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