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章 桥(十三)
就算并肩作战的战友,陈严也不能免俗的有个人喜好,相对于其他人,他最信赖的永远是孙上明。$?看·e书&屋°? .¢?追¥最ˉ^>新·′o章<节+t
孙上明战术战法掌握的极其扎实,而且作为尖兵,他总是能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
接下递来的缴获补充,陈严忍不住夸赞一声:“真是及时雨啊!”
就像围堵破烂不堪的水坝一样,孙上明协助陈严封堵住如潮水般的敌人。
趁着战斗间隙,孙上明示意着刚才捡拾的臂章:“队长,你看。”
陈严打眼一瞧,又是“啸叫鹰”的臂章。
孙上明检查着弹匣中的余弹,同时对陈严说道:“队长,这个防御阵地我们要守不住了。”
陈严心里“咯噔”了一下。
虽然陈严还在坚持,其实他自己心里也做出同样的判断。
此时,最为顽强的孙上明如此说,也更加验证了陈严的判断。
这条防线已经千疮百孔,随时都会被敌人冲上来,然后就是如多点开花般的摧毁。
目前的这条防线位于贝拉大桥的引桥位置,虽然有一定的防御纵深,但是宽度要大了一点。
而且后方的防线上,因为桥体的宽度所限,敌人施展不开攻击队形。
到时候可以收缩兵力,进行重点防守。
但是,如果撤往桥体上的防线,那时候将会退无可退。
引爆贝拉大桥上预埋的炸药,也将是最后的方法。′j′i¢n\r?u~t-a,.~c′o.m¢
再看看身边不停倒下的塞军,这原本是一个连级战斗队,此时的人数顶多还剩三十几人。
其中还有不少伤员在坚持战斗,减员超过三分之二。
在军事统计上来说,这支部队应该被定义为打残了建制,塞军所迸发的战斗力还算顽强。
但是实际的战斗中并不只能以理论来考量,就像前辈们经历过的无数次战斗,被打残建制又或者是全军覆没的战例比比皆是。
示意孙上明坚守住战斗位置,陈严去找到德约科:“带着人撤下去吧,去往桥体上的防线作最后的坚守。”
德约科的头盔顶上就好像被开了一道沟槽,应该是子弹斜着打上去又发生了变向,将里边的凯夫拉防弹层擦出一溜毛碴。
德约科却反问:“严中尉,防线如果一松动,敌人肯定会咬死我们屁 股追上来,到时候怎么办?”
陈严已经做好了打算:“我掩护你们,你带着人撤离的后方,快速稳定住防线。”
必须要有人留下来断后,德约科当然明白,但是他却拒绝道:“不,严中尉,你带着人撤离,我留下来断后掩护......”
陈严抬手打断德约科的话:“听我说,你才是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就算你我之间只有一个人能活下来,也应该是你。”
德约科还想再说什么,陈严武断的下决定:“就这么定了,收拢伤员,十分钟后脱离!”
德约科忍不住地问:“严中尉,你打算怎么断后?”
陈严已经扭头离开,听闻德约科的话,他背着身挥了挥手:“那是我的事!”
......
残存的三十几号塞军收拢了重伤员和遗体,轻伤员相互扶持着,做好了撤离准备。?y\o,u¨p/i^n,x,s~w..,c*o?m*
德约科从胸前的子弹袋里翻出为数不多的一支弹匣,递给了陈严,然后握紧拳头探了过去。
陈严故意轻松地笑起来:“干什么,生离死别啊?”
德约科真诚地说道:“能和东方最优秀的空降兵并肩作战,我深感荣幸!”
陈严握紧拳头与德约科相碰:“我也是!”
敌人再次在远处的攻击出发线上露头,就像毫无征兆一般,他们甚至连炮火准备都没有进行。
无论是攻守的哪一方,此刻都已经精疲力尽了。
陈严知道,只要哪一方坚持的时间更长一点,就会取得胜利。
——“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
随着敌人的散兵线临近,突然,防御工事上炸响了密集的枪声。
似乎不怎么注意射击节奏,只为在一瞬间倾泻火力。
被这突如其来的火力,敌人也不得不放慢了跃进速度。
但是这次火力压制仅仅进行了几十秒,随着德约科的一声大吼:“撤!”
枪声戛然而止,原本坚守在防御工事上的塞军,就如逃命一般的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