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寒而栗。
却说那刘民立于朝堂之上,神色从容,徐徐道:“文和先生奇谋百出,算无遗策,可堪太尉重任。”
此言一出,恰似一石激起千层浪!满朝文武顿时哗然,议论纷纷,朝堂之上竟如鼎沸一般。
那袁绍、刘表、曹操、荀彧诸公,对此人皆知之甚详。贾诩者,昔为董卓帐下谋士,董卓败亡后,先后依附李傕、郭汜,继而投奔张绣,托庇于刘表帐下。后为刘民连张绣、邹彤一并收服,竟自请往曹操军中为间。
袁绍素知此人智计百出,不敢轻慢,唯恐遭其算计。刘表念其旧日情分,不便出言反对。曹操心中暗喜:吾之谋士得居高位,岂非天助我也!暗自思忖:刘民小儿,莫非被许褚吓破了胆,竟送上如此大礼?
蹊跷的是,刘民此议竟获众臣一致赞同。献帝刘协侧目视刘备:“皇叔何故默然?”刘备方才如梦初醒,拱手道:“陛下,王爷所荐,臣无异议。”
于是献帝降旨,拜贾诩为太尉。百官纷纷上前道贺。贾诩位列三公,与司空曹操比肩,位极人臣。然此公极是乖觉,在刘民、刘备、刘表、袁绍、曹操诸公面前,总是做出一副谦逊之态,进退有度,令人莫测高深。
贾诩虽位列三公,心中却如履薄冰。他深知刘民手段通天,自己在他面前,犹如赤子之于老吏,心思无所遁形;论及仁德,更是萤火比之皓月,莫敢望其项背。
至于曹操,贾诩亦不敢怠慢,此人枭雄之姿,喜怒难测,稍有不慎,便恐遭其暗算。
朝贺毕,曹操虽心中暗喜,面上却故作不豫,对刘民冷声道:“王爷此举,看似公允,谁知是否暗藏玄机?”
刘民淡然一笑,道:“孟德兄多虑了,文和先生之才,足以胜任此职。”
贾诩连忙趋前,躬身谦逊道:“臣蒙王爷举荐,诚惶诚恐,唯有竭忠尽智,以报圣恩。”
献帝刘协久受曹操掣肘,今日竟能自主任命三公,不由意气风发,俨然已有亲政之态。他笑吟吟望向刘民,道:“皇侄,如今太尉、司空已定,不知司徒一职,当以何人为宜?”
喜欢穿越:我成了三国废材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