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铁血军工:从1938到上甘岭 > 第22章 浴火重生的钢铁防线

第22章 浴火重生的钢铁防线

硝烟还未散尽,工人们就冲进弥漫的粉尘,用铁锹清理碎石。为了加快进度,兵工厂紧急改装了三台履带式推土机,轰鸣着将成吨的土石推出洞口。

"贵工,暗堡射界有冲突!" 技术员举着测量仪跑来。贵华润立刻爬上临时搭建的木梯,望远镜扫过连绵的山峦。他掏出铅笔在图纸上快速标注:"把 3 号暗堡下移 20 米,和 5 号形成交叉火力!" 为了确保每个射击孔都能覆盖预设区域,他带着团队徒步丈量每一处地形,在荆棘丛中开辟出一条条测量路线。

钢筋混凝土的浇筑是场硬仗。兵工厂的炼钢炉日夜运转,将回收的铁轨熔炼成钢筋;附近村庄的牛车排成长队,运来一车车黏土烧制的水泥。但浇筑过程中频频出现问题:低温让混凝土凝固缓慢,山体渗水导致墙面开裂。贵华润带着王明远教授的化学团队日夜攻关,最终在水泥中加入自制的速凝剂,又设计出引流槽解决渗水难题。

防御体系的核心 —— 地下指挥中心的修建更显艰难。为了防止日军轰炸,整个指挥中心深入山体 30 米,顶部浇筑了三层钢筋混凝土。施工时突然遭遇山体塌方,几名战士被埋在碎石下。贵华润抄起铁锹第一个冲进塌方现场,嘶哑着嗓子喊道:"快!用木板支撑!" 经过六个小时的生死救援,当最后一名战士被抬出时,贵华润的指甲缝里全是鲜血。

外围防线的设计充满巧思。战士们在山坡上挖出交错的反坦克壕沟,用枯树枝伪装成陷阱;陡峭的崖壁上安装了自制的滚石装置,绳索一拉,千钧巨石便能呼啸而下。在通往兵工厂的必经之路上,贵华润亲自指挥埋设了连环雷区,每个雷坑都经过精心计算,既能炸翻装甲车,又能形成交叉封锁。

三个月后的黄崖洞,己然变成一座立体堡垒。从空中俯瞰,山体表面平静如常,只有零星的通气孔暴露着玄机;走进内部,却是西通八达的地下网络 —— 弹药库、医务室、发电站错落分布,各个工事间通过密道相连。贵华润站在新落成的瞭望塔上,看着夕阳下蜿蜒的防御工事,手中的图纸被汗水浸出褶皱。他知道,这座用血肉和智慧铸就的钢铁防线,将成为日军难以逾越的屏障。

黄崖洞的山谷回荡着清脆的机枪声。新研制的 "太行 1 号" 轻机枪架在岩石上,赵大刚扣动扳机,弹壳如雨点般飞溅。当连续射击 1000 发后,战士们轻松更换枪管,继续向目标倾泻火力。彭总握着仍有余温的机枪,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好!有了这两件宝贝,小鬼子再来,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此时的兵工厂内,轻机枪生产线己经开足马力,弹药车间的传送带也在不停运转。贵华润站在厂区高处,看着忙碌的人群和崭新的装备,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 这座经历战火淬炼的军工堡垒,正在用智慧和热血铸就新的传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