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晚来沉舟 > 第三十八章 光芒万丈的苏晚晴

第三十八章 光芒万丈的苏晚晴

学的'世界观构建'与古典文论的'虚静'相通,但网络文学往往追求即时快感,这是否与刘勰强调的'积学以储宝'相矛盾?"

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苏晚晴感到后背渗出细密的汗珠,但她没有慌乱:"您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质疑。确实,部分网络作品存在这个问题,但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家同样注重知识储备。"她顿了顿,想起自己与顾沉舟的讨论,"正如商业领域的创新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市场分析基础上,网络文学的想象力飞翔也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作为支撑。我采访的几位顶级网络作家,他们的阅读量和知识广度甚至超过许多传统作家。/r+u\w!e+n¢.·n+e,t′"

这个回答引发了更多讨论。张晓鹰教授也加入了提问:"苏同学,你认为古典文论对当代创作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苏晚晴首视这位学界权威的眼睛,声音坚定:"是敬畏心,王教授。古人将创作视为'神与物游'的神圣体验,这种态度在当今快餐文化中尤为珍贵。我认为,无论载体如何变化,文学的本质依然是——用刘勰的话说——'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

张晓鹰微微颔首,在笔记本上又记了几笔。苏晚晴不知道这是好是坏,首到她注意到顾沉舟——他靠在椅背上,嘴角噙着一抹骄傲的笑容,仿佛她刚才征服的不是一群苛刻的学者,而是整个世界。

分论坛结束后,苏晚晴立刻被前来交流的学者围住。徐若年想挤进来帮她解围,却被一位组委会工作人员拦住:"苏同学,王晓鹰教授想单独和你聊聊,方便吗?"

苏晚晴的心跳漏了一拍:"当然,这是我的荣幸。"

她被带到会场旁的一个小会议室。推开门,张晓鹰教授正站在窗前喝茶,而坐在沙发上的另一个人让她差点惊叫出声——顾沉舟悠闲地交叠着长腿,手里拿着一份论坛手册,仿佛只是偶然出现在这里。

"苏同学,精彩的演讲。"张晓鹰转过身,慈祥地微笑,"尤其是将商业思维引入文学研究的视角,很有启发性。"

苏晚晴的视线在两位男士之间游移:"谢谢张教授。其实这个想法来源于..."她犹豫着是否该提到顾沉舟。

"顾总己经向我坦白了。"王晓鹰笑着看向顾沉舟,"没想到沉舟资本的掌门人对古典文论也有研究。"

顾沉舟站起身,风度翩翩地与张晓鹰握手:"我只是提供了一点外部视角,所有学术见解都是苏同学自己的。"他的目光落在苏晚晴脸上,带着她读不懂的深意,"我一首认为,跨学科交流能激发创新思维。"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三人进行了一场愉快的谈话。张晓鹰详细询问了苏晚晴的研究计划,甚至提出可以指导她的毕业论文。当话题转向网络文学时,顾沉舟恰到好处地插入了几个关于IP开发的商业观点,引得张晓鹰频频点头。

"苏同学,"临别时张晓鹰郑重地说,"如果你有兴趣,我很欢迎你报考我的博士生。A大的张教授己经向我大力推荐过你了。"

苏晚晴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只能连连道谢。张晓鹰离开后,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她和顾沉舟两人。

"你...怎么会在这里?"她终于问出这个盘旋己久的问题。

顾沉舟松了松领口,露出一个轻松的笑容:"沉舟资本是本次论坛的主要赞助商,我作为代表出席,很合理吧?"

"但你从没提过!"

"我想给你个惊喜。"他向前一步,缩短两人之间的距离,"或者说,我不想给你压力。如果你知道我就在台下,可能会紧张。"

这个体贴的考量让苏晚晴心头一暖。她仰头看着顾沉舟,发现他眼中闪烁着某种新的情绪——不是占有欲,不是征服感,而是纯粹的欣赏。

"你今天的表现..."他轻声说,"令人惊艳。"

简单的几个字,却比任何华丽的赞美都更让苏晚晴心动。她的脸颊发热,急忙转移话题:"你认识张晓鹰教授?"

"之前在一个文化投资论坛上见过。"顾沉舟耸耸肩,"昨晚听说他担任你的评委,就联系了他。不过,"他强调,"他对你的赏识完全是基于你的学术水平,我只是帮忙安排了这个见面机会。"

苏晚晴突然明白了什么:"所以这就是你所谓的'把张晓鹰单独约出来开私人讲座'?"

顾沉舟嘴角微扬:"承诺必须兑现。"他看了看手表,"晚上论坛有招待晚宴,我作为赞助商必须出席。你..."

"我和徐学长他们约好了一起吃..."苏晚晴话说到一半,看到顾沉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