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式步枪是参考38式和中正式79枪的特点,结合我军运动战、游击战方针所设计,全枪长1390毫米,重4千克,发射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弹仓容量五发,有效射程250-350米。′2-八\看·书`惘! -耕.薪?最,筷·
苏卫端起桌上的55式仔细打量,听着刘福贵的解释恍然大悟,原来现在的难题是撞针。
因为原材料匮乏,55式枪托采用的还是核桃木,钢材上照例是轨道钢,它的刺刀不是小马枪的三棱刺,而是传统的单刃刺刀,因为55式步枪主打的就是一个工艺成熟,简易生产。
但就算是经过工艺改进的轨道钢,归根结底还是软钢,硬度不够,所以它的枪管寿命很短,枪管还好说,撞针要是也用轨道钢,质量不稳定,不是软就是脆,打几枪就报废。
可又没有硬质合金钢,那怎么破?所以刘福贵只能求助于苏卫了。
“先用刻刀代替,把样枪做出来,材料问题部长己经在解决了。”
“是!”
不仅是制造步枪,大量武器装备都需要用高质量硬钢,我军钢材的短板确实是个硬伤。
这方面的难题不光是水窑遇到,老陆也在抓紧土法炼钢的工艺提升,但这需要时间。
就55式步枪的撞针质量,前期的确是差,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军技术员发现小刀韩用德国锉刀打制的刻刀钢性强,虽然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大批生产需求,不过只要样枪搞出来了,首长们看到可行性后自然会大力支持。~萝′拉¢暁-税′ ?更?欣¢醉+哙^
目前情报部门己经接触上小刀韩了,对方是京城的一位雕刻师傅,他打造的刻刀之所以能满足撞针需求,是因为他用的德国工具钢打制而成,德国精工就不必多说了,别说是精雕工具,就是钳子、凿子这类工具也很优质,所以我军也会通过搜集铁路、矿山等地的德国进口工具,再用其钢材制造成击针。
经过情报部门与小刀韩沟通,对方得知我军的情况后,无私的将自己的一套进口德国合金雕刻工具捐献出来,如今正在运输途中。
但用刻刀制作撞针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不是谁都能拿下的,尤其是没有高级工具的情况下,撞针作为枪械核心部件,对材料强度、硬度、精度等都要求极高。
好在苏卫就是一台人形精密仪器,当刘福贵取来刻刀后,他开始根据李云龙之前从358团副团长那里搞来的一些趁手工具进行加工。
针对55式步枪撞针他也做出了一系列的优化改进。
他打造出来的撞针无论是形状、尺和质量,都是精益求精,如撞针长度、首径头部形状等参数,都是经过精确计算和试验才制定出的设计方案,所以他虽然没有全程亲自跟进55式步枪的研制工作,却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咸~鱼\墈¢书·王. ~首_发?
经过苏卫精细加工,结合枪机、扳机等其它零部件全部装枪调试完毕,他带着刘福贵来到了靶场。
许多战士本来正在吃饭,一听说又搞出了新七九枪,有的端着碗,有的连饭都不吃就跑来围观。
部长赶到的时候,发现苏卫和刘福贵正在拉扯,彼此都想试枪,都担心让对方来会发生意外,最终在部长的命令下,两人都靠边站,让一个叫老周的试枪员上场。
老周是军工部的枪王!
神枪手不一定是优秀的试枪员,但优秀的试枪员必定是神枪手。
老周不仅能凭枪声判定各类枪械型号,还能在百米距离命中大洋大小的目标,且命中率很高,有时候检验枪支,他只需要打几个点射,就能找准枪支的故障缺陷。
刚好孔捷送来的有一套特工装备,其中像护目镜、防弹衣,都配给了老周,还戴上了粪勺子,总之能上的安全保障全上满了。
连老周自己都乐了,这么一打扮,他感觉自己就像个鬼子。
虽然他的工作不像苏卫这些技术大能这么受关注,因为大家往往试枪的时候更关注的是枪,而非试枪员,可这些年他默默无闻的当试枪员也总结出一个道理。
要想让枪成为官兵手中的第二生命,必须在出厂前靠试枪员为它注入灵魂!
因此,老周同样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无上光荣!
“一定小心。”
“放心吧苏所,水窑出品,必属精品,我对咱的枪有信心。”
苏卫笑了笑,别的不说,光是老周那双指关节布满老茧的手,就能看出专业水平,指甲缝里还残留着枪油。
正是这双粗糙的手,一次次扣动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