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穿越1800年 > 第46章土地政策

第46章土地政策

陈东坐在书房里,眉头紧锁。′如^蚊.王\ ,埂/辛~醉_筷\窗外的风掠过竹林,发出沙沙声响,仿佛也在为他心中的难题叹息。桌案上摊着一张广西地图,上面用朱笔勾勒出大片占领区域,村庄、城镇星罗棋布,原本只是几个小村的救活军,如今己控制了整个广西省,几百万人归附,百姓络绎不绝地从西面八方涌来。

可人多了,问题也来了。

最初那几个月,土地分配简单明了:所有土地归救活军所有,百姓按人头平均分地,每亩收税一成,比起满清那种十税五甚至更高的苛政,简首是天壤之别。,0`0?小?说*蛧¢ _已?发-布.最/鑫+彰\结?那时候大家都是本乡本土的老百姓,谁家几口人、能种多少地都清楚明白,分地时没人闹事,反倒感激涕零。

但现在不同了。

随着战乱结束,城市里的无业游民、矿工、逃荒者纷纷投奔救活军,人口激增,土地远远不够分。更糟的是,广西七分山、二分水、一分田,即便把所有耕地都算上,也不足以供养这么多张嘴。有人开始抱怨,有人闹事。

“不能再拖了。*卡,卡-暁!税,徃_ ,唔/错?内¢容`”陈东喃喃自语,手指在地图上游走,心中反复权衡。他知道,自己必须拿出一个既能稳定人心,又能维持秩序的新政策。

几天后,新的土地政策出炉。 第一条:土地归国有,不得随意买卖。

第二条明确:愿意耕作的农民优先分地。每人最多可申请五亩,按实际产量计税,依旧每亩十税一。第三条补充:若不愿种地,也可选择从军、从商、做工或开小店,只要不犯法,皆由官府支持安置。第三条则特别注明:凡愿开荒者,免税三年

政策一颁布,广西各地便如同被点燃的柴火,迅速热闹了起来。乡野之间,百姓奔走相告,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田间地头,原本荒草丛生的土地重新翻动起来,锄头与铁锹的声音此起彼伏,仿佛在为这片沉寂己久的大地奏响新生的序曲。

而对于那些不会种地、或者家中早己无地可种的人而言,城市也为他们敞开了大门。街头巷尾,小摊贩的身影多了起来,热腾腾的米粉、香喷喷的油条,成了人们口中久违的味道。一些手脚麻利、头脑灵活的青壮年则进了工坊,做起了织布、打铁、制陶的活计。虽然劳累,但每日有工钱入袋,生活终于不再飘忽不定。

实在无法谋生的人家,也有出路。矿厂开始大规模招工,尽管矿井深处阴冷潮湿,空气稀薄,但每个月稳定的银钱回报,足以让一家老小吃饱穿暖。有人一边抡锤子,一边心里念叨:“只要孩子们能吃上饭,我这点苦算得了什么。”

短短数月,整个广西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景。田里有粮,市中有货,街上有笑语,夜里有灯火。曾经凋敝的乡村逐渐恢复了生气,城镇也因人流与商机而愈发繁华。无论是握锄头的手,还是拿算盘的手,都在这场变革中找到了归属与价值。

广西,正悄然复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