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砖窑的会面,如同在万丈深渊之上架起了一座无形的索桥,将陈锋与“磐石”首长重新连接起来。-山?叶′屋- ¢耕,薪·醉~全-希望的星火虽然微弱,却顽强地穿透了吴明布下的铁幕。然而,索桥之下,是汹涌的暗流与致命的漩涡。
陈锋回到保卫局,立刻投入到“磐石”部署的双线作战中。他保持着表面的平静,继续扮演着那个因“淬火计划”失败而焦头烂额、试图从后勤旧账中寻找管理疏漏以减轻责任的干部形象。他频繁出入后勤部,与老周讨论着三年前那批松油土墨的采购、运输和损耗细节,列出长长的经手人名单。
名单上的人,有的仍在后勤岗位,有的调去了生产部门,还有几个己经离开了边区,或是病故,或是回了原籍。陈锋的“调查”看似琐碎而无用,甚至引起了后勤部一些人的私下嘲笑——都什么时候了,还在翻这些陈芝麻烂谷子?吴明安插的眼线将陈锋的动向报告上去,得到的指示也只是:盯紧,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
吴明的注意力,显然被另一件事吸引了。
顾明远制造的那场小“火灾”和转移囚室,虽然被迅速压制,但动静不小。更重要的是,顾明远在五号禁闭室的状态急剧恶化。持续的睡眠剥夺、阴冷潮湿的环境、浓烟对肺部的损伤,加上旧伤复发,使他持续高烧不退,陷入半昏迷状态,咳出的痰液带着明显的血丝。看守李西报告说,这人怕是撑不了几天了。
这对吴明来说,既是麻烦,也是机会。麻烦在于,顾明远如果就这么死了,他精心策划的“罪证”链条就失去了最重要的“罪犯”,无法形成完整的“定罪”,对林岚的指控也会显得牵强。机会在于,一个濒死的人,意志最为薄弱,正是施加最后压力、迫使其“认罪”的最佳时机!只要顾明远在“认罪书”上按下手印,坐实其“潜伏特务”的身份,那么林岚的“包庇失职”甚至“同谋”就板上钉钉,“淬火计划”的彻底失败也能归咎于“磐石”的“重大失察”,从而彻底将其打垮。
吴明立刻调整了策略。他指示王彪:“停止对顾明远的讯问。让医务室的人去看看,吊着命,别让他死了。同时,准备好‘材料’,等他清醒一点,或者……在他弥留之际,想办法让他‘签字画押’!” 他的眼神冰冷,“至于林岚那边,暂时放松一点‘冷处理’,让老杨继续送饭。看看她得知顾明远快不行的消息,会有什么反应。人在绝望和悲痛下,最容易出错。”
另一方面,吴明对“磐石”的监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密程度。他感觉到一丝不安,虽然陈锋在后勤部的“瞎忙活”看似徒劳,但“磐石”这个老对手太沉得住气了,被边缘化后几乎没有任何动作,这反而让他心生警惕。他加派了人手,24小时监视“磐石”的住所和一切可能的对外联络。
“磐石”首长敏锐地察觉到了监视的升级。他像一块真正的磐石,沉默地承受着压力,表面上深居简出,偶尔去参加一些无关紧要的会议,更多时间是在住所看书、写材料,仿佛己经接受了现状。然而,在他平静的外表下,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分析着陈锋通过老周传递来的零星信息,思考着破局的关键——证物室的锁。
陈锋按照“磐石”的指示,开始接触内卫科档案员小刘。他选了个看似偶然的机会,在食堂排队时“巧遇”小刘。
“小刘,吃饭呢?”陈锋端着饭盆,语气随意。
“啊,陈科长。”小刘显得有些拘谨,眼神躲闪了一下。吴明得势后,像小刘这样的小人物,都本能地选择明哲保身。
“最近忙坏了吧?”陈锋看似闲聊,“局里要搞历史档案清查,特别是重要证物保管流程的规范性核查,说是要建立更完善的制度。你们内卫科档案室,尤其是证物进出记录这块,可是重点啊。压力不小吧?”
在说出“证物进出记录”这几个词时,陈锋清晰地看到,小刘端着饭盆的手几不可察地抖了一下,脸色瞬间变得有些苍白,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他下意识地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陈……陈科长,这事……吴处长知道吗?我……我这边都是按规章办的……”
**反应过激!** 陈锋心中了然。小刘的表现,恰恰说明证物室的进出记录有问题!他很可能知道什么,或者参与过什么,所以才会如此紧张!
“哦,就是常规检查,完善制度嘛。”陈锋故作轻松地拍拍小刘的肩膀,“吴处长日理万机,这种基础工作,我们按程序做好就行。你整理好近半年的记录备查就行,重点是流程是否规范,时间节点是否清晰。¢求.书\帮′ \最′鑫*章·劫¢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