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就缩成小球。
“熔熔,看看沙层在哪!”他打了个手势,蜂鸟俯冲下去,用喙尖点了点热泉口旁边的黑色沙地。骆驼意识里立刻标出一片区域:沙粒里富含硫化亚铁和金云母,在光核能量下会发出金色荧光。他游过去刚想抓一把,手指就被烫得缩回——沙子温度至少有八十度,跟刚炒过的栗子似的。
基因融合遇险:烫嘴的沙子和咬人的虫子
麻烦来了:普通方法根本没法采集。他试着用鱼尾掀起水流,想把沙子冲起来,结果热泉水流太急,反而把沙子卷得到处都是。鳃瓣这时候也出了问题——硫磺烟里的有毒物质让鳃丝有点发肿,滤氧效率降了不少,脖子两侧传来阵阵刺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更吓人的是热泉口周围的盲虾,个个有巴掌大,钳子上闪着幽蓝的光,看见他就成群结队地扑过来。有只虾钳子夹住了他的鱼尾,疼得他一甩尾巴,把虾甩到了岩石上。可虾群太多,像片乌云似的围着他转,触角碰到他的鳃瓣,刺得他直咧嘴。
“阿灰!下来帮忙!”他冲着水面喊了一嗓子。海狗早就等在上面,听见招呼“扑通”跳进水里,张开嘴就咬虾群。可深海压力让阿灰也受不了,只能在浅水区扑腾,不过总算吸引了部分虾群的注意。熔熔更厉害,往虾群里撒了把荧光藻孢子,虾子们见了光就发懵,晕头转向地乱撞。
他趁机集中光核能量,在手掌心形成层能量护盾,这下不怕沙子烫了。抓了几把黄金沙塞进腰间的皮囊里,沙子在皮囊里还“滋滋”冒热气,把海藻纤维都烫得发了黄。鱼尾这时候已经有点不听使唤了,光核印记的亮度暗了不少,鳃瓣也开始收缩,看来一小时的时限快到了。
紧急上浮:基因褪去时的浑身酸麻
刚离开热泉口,就感觉鱼尾开始变透明,鳞片一片片消失,最后“噗”地一下缩回了身体里。鳃瓣也跟着收缩,最后变成脖子上两道淡淡的红印,再吸气时,海水灌进喉咙,呛得他直咳嗽。光核印记这会儿烫得像块烙铁,后颈的皮肤红通通的,像是被太阳晒脱了皮。
“快往上浮!”他对熔熔打手势,蜂鸟立刻飞过来,用翅膀拍打他的肩膀,指引方向。阿灰也游下来,叼住他的裤腰带往上拽。上浮的过程中,他感觉浑身的肌肉都在发酸,像是被人揍了一顿,尤其是后腰和脖子,疼得他直咬牙。
骆驼在木筏上急得直跺脚,意识里传来安抚的意念,还附带了张能量回收图:基因融合消耗的能量正在慢慢恢复,但光核印记需要至少半天才能完全冷却。浮出水面时,他累得瘫在木筏上,鱼尾消失的地方还在隐隐作痛,鳃瓣留下的红印子慢慢变淡,最后只剩下两道浅粉色的痕迹。
皮囊里的黄金沙还在冒热气,倒出来一看,沙粒果然金光闪闪,里面还夹杂着些黑色的结晶体。熔熔用喙尖碰了碰,蓝光分析显示:这些沙子里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还有少量能与光核能量共鸣的微量元素。阿灰凑过来闻了闻,打了个喷嚏,把沙子喷得到处都是。
收工后的琢磨:这基因融合能玩出啥花样
傍晚的时候,光核印记总算不那么烫了,但后颈皮肤下还能感觉到细小的能量流在窜动,像是有小鱼在血管里游。他琢磨着这基因融合的能耐肯定不止这点:今天用的是普通鱼类基因,要是能融合深海鱼的基因,说不定能潜得更深;或者融合电鳗的基因,遇到危险时放电自卫?
他把黄金沙分成两份,一份放进陶罐保存,另一份撒在防波堤的礁石上。奇迹发生了:沙子接触到礁石后,竟慢慢渗出金色的液体,把礁石缝隙填满,形成层坚硬的保护膜。“看来这玩意儿能当建筑材料用。”他心想,下次多采点,说不定能把木筏加固成艘真正的船。
熔熔停在陶罐边上,翅膀上沾着的金色沙粉掉在罐子里,把沙子染得更亮了。阿灰趴在旁边舔毛,嘴里还叼着根盲虾的钳子,钳子上的幽蓝光点一闪一闪的,跟光核印记的频率差不多。骆驼在意识里给他看了张图:是今天融合鱼类基因时,光核印记记录下来的基因片段图谱,那些图谱在黑暗中发着微光,像幅复杂的生物密码图。
太阳落山时,海面上升起层薄雾,雾气里夹杂着细小的金色光点,那是黄金沙释放的微量元素。马龙摸了摸后颈的光核印记,感觉里面还有点痒痒的,像是又有新的基因片段在蠢蠢欲动。也许明天能融合海豚的基因,游得更快更灵活?或者融合章鱼的基因,在水里变色隐身?
他看着木筏外的海水,月光洒在上面,把波浪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