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研究] 《俄罗斯文化之路(出书版)》作者:姚海【完结】
前言
在17 世纪俄罗斯开始面向西方时,构成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是源于拜占庭的精神和艺术,以及源于蒙古征服者的结构和制度。¢微*趣/小!税¨网_ ·冕+废+跃¨渎¢在基辅罗斯形成时期,来自斯堪的那维亚的诺曼人曾对罗斯产生过一定影响,但罗斯同时也通过商业与战争同拜占庭帝国发生联系。988 年,尚处于封建社会早期、仍保留着许多原始公社制残余的罗斯接受了基督教。随着大批希腊籍的拜占庭神父的到来,以教堂建筑、圣像画等宗教艺术为先导,拜占庭的神学思想、宗教文学、政治和法律观念以及历史、地理等专门知识源源不断地传入罗斯。不过,拜占庭文化没有涉及罗斯的政治结构和财产关系。13 世纪蒙古的征服开始了罗斯的社会和文化的东方化时期,征服者不仅以东方习俗影响了罗斯的表层生活,还以自己的一套制度改变了罗斯的内部秩序。蒙古人到处取消自治的公社和享有立法权、司法权的韦彻(10--14 世纪罗斯的人民会议,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推举和罢免王公,批准法律等。封建主利用它限制王公的权力,人民群众也通过它发表意见),使罗斯的政治生活中心转移到了罗斯境外——萨莱甚至和林;并且在被征服的罗斯进行户口登记,以便于征税。~小^税′C·M/S′ ,勉·废!粤_毒\在1328年莫斯科王公成为金帐汗的代理人之后,他们继续按照蒙古人的方式发展自己的政治、税收和军事组织。
14—16 世纪是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逐渐形成的时期,罗斯在莫斯科领导下争取独立和统一的过程加强了它的东方化趋势。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斗争要求集中一切力量,于是形成了绝对服从君主、忠于东正教信仰的社会意识;而莫斯科的大公和沙皇则不但继承了金帐汗的绝对权力,而且使全部土地成为他们的私产。同时,作为控制军事力量和建立政权基础的手段,军功领地制和劳役制开始兴起。逐渐形成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成为对罗斯文化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沙皇政权和东正教会严密控制全部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禁止人们读杂书、玩乐器,禁止从西欧进口书籍,禁止与异教徒接触,非经沙皇允许禁止出国,等等;文学和艺术只是宣扬宗教、歌颂君主的工具;日常生活中仍然保留着落后的风俗习惯。·兰!兰′文-学¨ ,嶵/欣\漳`劫¨埂,欣.筷~罗斯与欧洲文明几乎隔绝。
但在16世纪,一个对于罗斯文化来说意义十分重大的新因素初见端倪。为了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为了成为欧洲大国,沙皇政权不断同其周围的欧洲国家发生冲突,由此产生的直接的军事和经济需要迫使它承认欧洲文化的优越并开始学习西方。
l7 一18 世纪是俄罗斯文化史上最重要的转折时期。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之后,尤其是在17世纪下半期沙皇阿列克谢朝代,从西方引进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及与西方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西方的上流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政治思想也随之渗入俄罗斯。如果说阿列克谢揭开了俄罗斯欧化的序幕,那么彼得—世则导演了一出高潮迭起的欧化活剧。18 世纪初的改革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大门,西方文化全面地冲击着传统的俄罗斯生活。俄国开始按照西欧的方式组织工业、改革行政管理、建立科学院和大学。启蒙思想迅速传播,并且发展为—场声势颇大的运动。教会垄断精神和文化生活的局面被打破,世俗化的趋势日益加强。教育、科学、文学、艺术以及风俗习惯、婚姻家庭关系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俄罗斯开始摆脱中世纪状态。
从19 世纪初到1861 年改革,是俄国农奴制关系开始瓦解、资本主义因素不断增长的时期,也是新文化蓬勃兴起的时期。19 世纪初,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最高体现——自由主义——在俄国贵族中流传甚广,宪政和农权制改革方案的提出标志着贵族自由主义的发展。而反拿破仑战争所孕育的十二月党人运动则是优秀贵族青年力图用革命方式把西方文化移植到俄罗斯土壤上来的一次尝试。继自由主义之后,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也在俄国青年中风行一时,它们极大地刺激了俄国思想界的理想主义倾向,并使之具有激进的色彩,成为以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园农民社会主义的源头之—。30 一40 年代,围绕俄国的历史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