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俄罗斯文化之路 > 第25章完结

第25章完结

从总体上说,18 世纪下半期的俄国启蒙运动与同时期西欧的启蒙运动不是处在同一层次上,两者在深度、广度和社会效果上都是有很大差异的。_天-禧′小_说?蛧· ′埂,新`最′筷·在当时的俄国,尽管资本主义生产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商品货币关系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扩大,但经济的增长是同农奴制的加强紧密联系在—起的,它还没有造就出—支有效的新的社会政治力量。例如,俄国的工业基本上都是官营或由地主、富商经营,并且仍然以农奴劳动为主;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只是把更多的地主吸引进商品生产的浪潮。俄国的启蒙运动很大程度上不是产生于国内成熟的社会经济条件,而主要是西欧资产阶级思想运动强大冲击的结果。俄国启蒙思想家激烈抨击农奴制度,为灾难深重的俄国农民呼喊,但很难说他们代表了新的生产力。启蒙思想在俄国从来没有获得像在西欧那样广泛的基础,它始终只是在—部分先进的贵族知识分子中传播。因此,法国的第三等级手中的思想武器在俄国不可能发挥同样的作用。由于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俄国没有也不可能产生像伏尔泰、卢梭那样深刻、系统的思想家,俄国的启蒙者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独立的思想体系。

但是,俄国的启蒙运动终究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引进了俄国的社会意识,使俄国思想开始了近代化的过程。·y,p/x?s+w\.,n\e_t~

“开明专制”

西欧的启蒙运动不但对俄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俄国的君主政权也具有推动作用,“开明专制”即是最明显的表现。

18世纪中后期,在启蒙运动的大潮中,“开明专制”盛行于许多欧洲国家。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曾延聘伏尔泰顾问国策,奥地利的约瑟夫二世与卢梭私交甚好,西班牙的查理三世接受了启蒙学者的某些意见,而在意大利,贝卡里亚的政治改革主张也对政府产生厂实际的影响。这些国家的“开明君主”们—般都有限度地接受了某些自由主义原则,实行了诸如改进司法审判程序、削弱教会权力、放松对工商业的控制、调整赋税制度等改革措施。但他们都不愿把改革扩大到国家制度方面,不愿限制专制君主的权力。

在俄国,彼得—世的女儿叶丽萨维塔女皇在位期间(1741—1761)曾实行开明专制,她与西欧启蒙学者时有联系,并特聘伏尔泰为彼得堡科学院名誉院士。请他编写一部像《路易十四时代》那样的著作——《彼得大帝时期的俄国历史》。她明确宣布继续彼得一世的方针,恢复了彼得—世实行的一系列政策,使俄国保持欧化的方向。^秒,蟑\节^暁+税+旺+ -罪_欣+漳·洁?埂+鑫!哙?

叶卡特琳娜二世即位后,俄国的开明专制进入了鼎盛时期。女皇博览西欧著名启蒙学者的著作,并积极支持将其翻译出版。她经常与伏尔泰、狄德罗、孟德斯鸠等人通信,还热情邀请—些人来俄国访问。在执政前期,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例如以法律形式肯定宗教宽容,禁止刑讯、减轻刑罚;在地方管理方面尝试分权原则,没收教会和修道院地产,取消专卖制度,没立“自由经济学会”等等。

为了编纂一部新法典以取代1649年法典,她曾阅读了孟德斯鸠、贝卡里亚等人的法律著作.还专门召见麦西尔,听取他对编纂国家法典的意见。1767年召集的新法典编纂委员会是一个具有立法会议性质的机构,其代表部分由中央机关和教会派出,但主要由贵族、市民、国有农民、哥萨克和非俄罗斯民族选举产生。596名代表带来了1465份委托书,在委员会中为自己所代表阶层妁经济和政治利益呼吁、辩护。召集新法典编纂委员会本身是一个进步,但这个机构毕竟只是专制君主手中的工具。法国《百科全书》的编纂者狄德罗曾以为叶卡特琳娜二世真的愿意实现他们的主张,因而建议她把这个委员会变成一个常设的立法机关,把立法权归于人民。但俄国女皇在1769年以俄土开战为由解散了这个并不能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委员会。

1773年狄德罗应邀访俄,适逢普加乔夫起义。天真的狄德罗又一次向叶卡特琳娜二世建议:从根本上废除农奴制度以防止农奴反对地主的起义,实行一系列有效的改革,以推动社会进步。而叶卡特琳娜二世则以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