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sh;—斯拉夫派和西方派。莫斯科大学的师生和几乎整个莫斯科知识阶层都被卷入了这场争论。在指定的日子里,论战双方聚集在朋友的客厅里,通宵达旦地展开辩论。当时的莫斯科有许多这样的沙龙,在这里,俄国思想界最博学、最杰出的代表经常面对面地交锋。后来成为俄国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主要理论家的鲍·齐切林”回忆说,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被一种思想所吸引,被一种人类最高尚的动机所掌握,并产生了参加这个精神运动的强烈愿望。
论战的焦点从一开始就是很清楚的。斯拉夫派坚信俄罗斯民族精神将决定俄罗斯的前途,而西方派则认为应该从西欧的历史经验中寻找出路。斯拉夫派的主要代表有阿·斯·霍米亚科夫、尤·费·萨马林、阿·伊·科谢列夫、基列耶夫斯基兄弟和阿克萨科夫兄弟。他们常在沙龙中探讨社会和政治问题,但也利用朋友之间的通信发挥自己的理论,还在波戈金主办的《莫斯科人》杂志上发表文章。斯拉夫派作为俄国社会思想的一个流派,并没有统一的理论和纲领。伊凡·基列耶夫斯基曾经说过:“我们自称斯拉夫主义者,但每个人对这个词有着不同的解释。第一种人认为斯拉夫主义只表现为语言和统一的民族;第二种人把它理解为西方派的对立物;第三种人认为是对民族性的追求;第四种人把它当作对东正教的追求。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理解是正当的,并且排斥任何源自其他原则的东西。”对于这种情况,别林斯基在1847 年抱怨说:“迄今为止,他们没有一人愿意花点精力阐述斯拉夫派的主要原则,以便让人们了解这种学说同已知的许多观点是如何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