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俄罗斯文化之路 > 第42章完结

第42章完结

活动家受到特务机关的监视,萨马林、伊,阿克萨科夫等人还曾遭到逮捕和审讯。当现实粉碎了斯拉夫派关于重建田园诗般的宗法关系的天真幻想时,许多斯拉夫派分子走上了主张实行西方式的君主立宪制度的道路,从而使斯拉夫派具有更加明显的自由主义色彩。

斯拉夫派在俄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反对无条件地模仿西欧,表明了俄国社会争取独立发展的愿望。在斯拉夫派与西方派争论多年之后,别林斯基在1847年指出:斯拉夫派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卓越的事实。赫尔岑在后来的回忆中也谈到,正是从斯拉夫派开始,俄国思想出现了转折。在斯拉夫派对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看法中,明显地存在一些谬误,但他们对俄国发展特殊性的探索在总体上具有深刻的意义。别林斯基在《1846 年俄国文学一瞥》这篇文章中说:“当代的最伟大思想成就之一,便是我们终于了解到俄国有其同任何一个西欧国家完全不同的历史;必须研究这个历史,并根据这个历史本身,而不是根据同它毫无共同之处的欧洲各国人民的历史,来作出判断。”斯拉夫派还开创了俄国历史研究的新风格。他们反对把历史学研究的对象限于王朝帝业,认为人民是“历史中永恒的活动家”,应该把思想和精力首先倾注在俄国人民——首先是农民——身上。他们很重视人民日常生活的研究,广泛发掘了以往为历史学家所鄙视的俄罗斯人民的口头创作和古文献资料,致力于探讨农业劳动形式、村社的组织、农奴制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等题目。与斯拉夫派的观点尖锐对立的西方派以格拉诺夫斯基、卡维林、安宁科夫、波特金、科尔什等人为代表。如果说斯拉夫派坚持的是俄国历史过程的绝对特殊性的话,那么西方派则强调世界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性。在西方派看来,俄国与西欧没有任何本质的不同,俄国的问题在于国家落后,而改变这种状况只有通过学习和仿效西方,走西方文明发展之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