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牛根生如是说:中国教父级CEO的商道智慧 > 第16章完结

第16章完结

牛根生举例说明,例如企业在开发一个IT系统时需要大量的高级工程师,而在系统完成之后,只需要素质一般的人才就可以顺利操作。^k¨a·n?s¢h.u·h_e,z_i_.+c·o*m·这时候再使用高级工程师不仅对企业是一种负担和浪费,对该工程师也是一种浪费和耽误。

有的人认为这样一种做法没有人情味,但实际上,在使用合适的人之后,企业发展得更好,效益更高,可以给予员工更好的福利待遇,这也就有助于满足员工的各种需求。

当一个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作出了贡献,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他就有必要退出历史舞台。牛根生自己就是履行这个规则的典范,他曾经公开表示,2006年,他会辞去总裁职务;2008年,自己50岁,如果条件允许,他将辞去董事长职务。2006年2月,牛根生已经兑现了他的第一个承诺,由后起之秀的杨文俊接任了他的总裁职务。

各级管理者应如何做好接班人交接工作呢?牛根生在他的一篇名为《储备干部等于处备干布》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对于现任管理层人员,人力资源一定要把“是否培养了接班人”这一条考核进去。,叁~叶\屋+ ~唔+错*内,容′“建立接班人制度”我们已经提倡多年,这个问题一定要制度化。蒙牛一定是大家的蒙牛,社会的蒙牛;从牛根生开始,蒙牛千万不能成为某一个人的蒙牛。现任岗位,有没有培养接班人?拿不出接班人,就是50%没完成任务,没达成目标。

中国有句俗语叫“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有的人适合打江山,在战场厮杀,有的人则适合坐江山,用韬略治国。牛根生认为企业经营也是一样。总体上看,经过了9年高速发展的蒙牛,已经步入了国际化轨道,原来的人才结构显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需求,新陈代谢势在必行。

早在2005年5月,牛根生就在董事会下边成立了顾问委员会,副董事长、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各个部门年龄大的不适应岗位但有经验的元老,都招进顾问委员会,创业时期定下的契约开始生效。这也被蒙牛内外戏称为“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打下江山后,因为害怕部下谋反而采取“杯酒释兵权”的做法,而蒙牛成立“蒙牛集团顾问委员会”则是为了企业的长治久安。/秒/璋!结/暁!税′徃, ^追′罪!薪¨璋^踕*牛根生对顾问委员会进行这样的定位:

只搞建言的事,不搞建设的事;只干服务的事,不干业务的事;只管验收的事,不管创收的事;只谋战略的事,不谋战术的事——总之一句话:给年轻人腾位子,为接班人出点子,成为公司发展的导航灯与智囊团。

牛根生本人兼任这个顾问委员会的主任,有多位高管人员进入这个委员会,而他们之前的岗位已经由新人接棒。

重用带工具的人

很多人惊叹于蒙牛可媲美火箭的发展速度,而在牛根生看来蒙牛发展有这样的速度是理所当然,因为蒙牛创立之初就拥有一支特殊团队,他们是特种兵——在这个行业里拼打、拼搏了将近20年的人才,且“大概是中国乳业最硬的几颗脑袋”。例如牛根生本人在建立蒙牛之前已从事乳业将近21年,蒙牛的领导层其他团队的成员至少都在15年以上。不仅如此,他们都不安于现状,并拥有很大热情。这样的一群人,将蒙牛做到火箭般的速度,并不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他们最大的目标是将蒙牛推向世界。

人是生产力首要的能动的因素,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两者的结合体就是我所谓的“带工具的人”。

所带工具可以是自创的,也可以是“拿来”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务实的,也可以是务虚的;可以是反应堆,也可以是催化剂。总之,我们要的是“带工具的人”。

市场里的主动者,通常是新式工具的率先使用者;市场里的被动者,多半是传统工具的抱残守缺者。工具之战渗透到人类竞争的方方面面:八国联军的洋枪洋炮,打飞了义和团的大刀长矛;跨国公司的专利技术,圈走了第三世界的资源版图;精通外语的人,比只掌握本土语言的人既多了一张嘴巴,又多了一双眼睛。

不少人自以为长缨在手,胜券在握,但当他爬到电线杆顶端的时候,才不幸地发现,铁丝早已换成了光缆,自己从屁股兜里摸出的老式工具,早就不中用啦……

树立一个目标后,首要任务是把能完成这一目标的人找来。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人外有人。请来绵羊,一千头也不行;请来狮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