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假如这不是先秦 > 第32章完结

第32章完结

第五点,先秦哲学的代表。\n\i,y/u_e?d`u`.?c′o¨m`

中国从先秦至今的哲学就是老子哲学。

从汉代“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哲学成为了历代士大夫基本的哲学观念。与孔子哲学并立,成为古代哲学另一极的,是老子以“道”为核心的哲学。在近三千年的古代社会,中国哲学史上独创体系的哲学家只有老子和孔子二人。老子哲学是对古代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伏羲哲学的核心是把“混沌”分为“阴阳”(史称“一划开天”),通过“阴”和“阳”组合成“乾”和“坤”;“乾”和“坤”的变易决定人的命运。这就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切与《易》有关的哲学的源头。在哲学上,炎帝和黄帝是伏羲哲学的传承者和继承者。炎黄哲学主要内容体现在《黄帝内经》中。《黄帝内经》对伏羲哲学的主要发展是提出了“五行”概念,并把“人”提到了和“天(乾)”、“地(坤)”同等重要的水平。′d-u¨s_h,u′8/8..\c?o′m_

老子把伏羲以来的哲学发展描述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据此,老子提出“道”。“道”的基本特征是“自然”和“无为”。所谓“自然”,就是自然而然,指事物自己如此而没有外力强迫的状态。所谓“无为”,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不以外力强加干涉。“自然”是事物的理想状态;“无为”是保持这一状态的方法。“道”是对古代无阶级氏族社会的概括,是对中华先民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概括。“道”的基本含义是“天人合一”。2000多年来,老子哲学与儒家学说一起,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内容。不了解“道”,不能真正理解“仁”。不了解“道”和“仁”,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古代哲学。+微¢趣`小¨税?枉¨ \追,最*歆+蟑¨結+老子和孔子以后,直到毛泽东哲学之前,不能说中国哲学没有发展,但没有超过老子和孔子哲学体系的新哲学的创建。

第六点,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

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原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