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假如这不是唐朝 > 第13章完结

第13章完结

其代表作就有作为骈文最高境界的《滕王阁序》,还有脍炙人口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秒~彰¨踕,暁`税,枉+ +更,薪?嶵!全?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可惜王勃去世太早,在南下探亲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仅27岁。

杨炯于显庆六年(661年)被举为神童——又是一名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开始出来当官,最开始是补校书郎,积功升任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年),因为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被株连,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在这里不得不赞叹,如果是在其他朝代,牵连进谋反大案里,最差也得流放。

天授元年(690年),杨炯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迁盈川(今浙江龙游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世称杨盈川。

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n`e′w!t?i.a¨n,x_i-.^c*o′m!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就没有什么大特点,有一些汉朝以来过于追求用典、词藻华丽的缺点。张说谓“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旧唐书》本传盛赞杨炯《盂兰盆赋》“词甚雅丽”,《四库全书总目》则标注“炯之丽制,不止此篇”,并称“其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不止涉猎浮华”。

杨炯为王勃的文集作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四杰”有意识地改革当时文风的要求,但又对大众所称的“王、杨、卢、骆”四杰排名不以为然。

现今杨炯只保留下诗33首,其中以五律居多,其下为《广溪峡》:

广溪三峡首,旷望兼川陆。

山路绕羊肠,江城镇鱼腹。

乔林百丈偃,飞水千寻瀑。*欣/捖¢ \ ?榊/戦+ \已^发?布\最+新?蟑+結-

惊浪回高天,盘涡转深谷。

汉氏昔云季,中原争逐鹿。

天下有英雄,襄阳有龙伏。

常山集军旅,永安兴版筑。

池台忽已倾,邦家遽沦覆。

庸才若刘禅,忠佐为心腹。

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

卢照邻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还是一名神童,他的官一直做到都尉。但他患了“风疾”(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或麻风病),因此不得不辞职归隐。“药王”孙思邈曾悉心为他调治,但却没有什么起色。虽然他还试图去给高官做门客,但后来他的病越来越严重,双脚萎缩,一只手也残废了。没办法,最后只好买了几十亩地来养老,但终因疾病的痛苦,投颍水自杀。

卢照邻擅长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意境清迥,明代胡震亨说“领韵疏拔,时有一往任笔,不拘整对之意”(《唐音癸签》)。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乃千古名句。

《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都说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7卷。《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

骆宾王7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作诗,如下面这首《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看,这依然是一名神童。

骆宾王的祖父,早年也曾担任过地方小吏,隋末为避兵乱,弃职回家闲居,过着耕读自娱的农家生活。他学识渊博,精通经史,为人豁达大度,和地方上的关系相处得很好。骆宾王的父亲骆履元,就是在他的精心培育和言行熏陶下,成长为一个经纶满腹、志行超逸,在当地颇有声望的才士。如今第三代的长孙降临人世,为这个和睦欢乐的家庭更增添了一分喜气。祖、父两个忙不迭地翻检古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