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不同,文字不同,度量衡单位也不同——这些东西因国而异是何等不方便之事,这一点,有流浪他国经验的始皇帝相当清楚。+山~捌*墈.书`惘* ′首^发`
举例言之,道路情形也是如此。
当时的交通工具以马车为主,因此,每一条马路上都有由车轮压过而成的轨迹。驾驶马车时,使车轮嵌入这个轨迹,就容易行走。
只是,马车车轴轴辐各国不一。这是有原因的。
当时的战争,通常使用由数头马牵引的战车。而为了防止敌军入侵,有效方法之一是使路面轨迹宽度与敌人战车车轴的轴辐不同。
轨迹宽度不同,有不易使外国战车进入的优点,但不再有“外国”存在时——也就是天下统一时——就产生了阻碍全国交通的负面效应。
“所使用的器物要一致,全国任何制度都统一。”
始皇帝再三发布这个命令。
当时的文字看似相同,实际上六国使用的字体都稍有差异。这在沟通上当然不便。
而此时的始皇帝急欲看到的是,一切事物归于统一。′i·7^b-o_o^k/.*c.o\m′
他于是统一文字,也统一车轴轴辐。“同文同轨”指的是这一点。
始皇帝为求统一而付出的心血非比寻常,有时候甚至采取强制态度。
由以“始”字为帝号一事可窥知,他是很有创造性的人。他喜欢做别人从未做过的崭新而富于独创性的事。因此,每次重臣奏言以“前例”为理由时,他都露出不悦的表情说:“朕不喜欢依循前例,朕要创造新例。”
“朕”这个字眼也是始皇帝创造的。这个第一人称代名词,以前为一般人所使用,他却将之限定为专供皇帝使用。他把自古已有的字眼赋予新的用法。
他把黄河改名为“德水”。
虽然这个决定有些过分,但“一个中国”在个性强烈且富创造欲望的始皇帝手中实现,是不争的事实。
倘若没有始皇帝出现,中国必定如同现在的欧洲,分为许多国家吧?
使六国灭亡的始皇帝,当然受到无数人的怨恨。¨微?趣-小?税, `哽·薪,醉\全*对他怨恨的,有国家,也有个人。
始皇帝始终没有原谅图谋行刺他的荆轲以及燕太子丹之余党。
荆轲好友——筑器名手高渐离和屠狗宋意成为官方缉拿的对象。这两个人当然视始皇帝为杀害挚友之仇敌。
高渐离改名换姓,在一个叫宋子的地方沦为用人,过着艰苦生活。他是天下无双的击筑名手,靠这技艺即可生活无虞。
宋子是旧时赵国的一个城镇,因此没人认识高渐离。
我要自立为筑器乐人——
一天,数名客人前来高渐离所服务的公馆击筑取乐时,他不禁作了一些批评。
这家公馆的管家乃向主人报告高渐离所批评的话。
“这个用人不知分际,竟敢批评客人击筑的技巧如何……”
“呵……这个人大概会击筑吧?叫他露一手怎么样?”
公馆主人在突发奇想之下叫来高渐离。
结果,高渐离击筑演奏之绝妙,使听者莫不叹为观止。
筑器名手的传闻,很快在当地不胫而走。
当时的天下已归秦国手中。成为天下之王的秦王政——始皇帝,意图将天下人才据为己有。
人才意指精于某项技艺的人,种类不拘。政治上的杰出人才是李斯,军事方面则有王氏父子、蒙氏父子以及李信等人。此外他也需要土木、建筑、学术、绘画、音乐、医药、天文、历算等领域的优秀人才。美人也在被网罗的范围之内,各地美女纷纷被罗致。始皇帝一听到杰出人才的消息就要招聘。
“宋子有一位筑器名手。”
听到这个报告时,始皇帝立刻命令:&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