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 > 第171章完结

第171章完结

就宦官的立场而言,受大将军压迫的皇帝,目前唯一可以依靠的是他们。!2!巴?看!书¨旺· \追·醉*芯*璋,結~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要是打倒梁冀,他们的势力将会大大提高。难怪他们莫不拼命进行策谋。

——原来真正的敌人是宦官!

终于想通这一点的梁冀,为了监视宦官之动机,并在必要时可以随时通报,派了一个名叫张恽的心腹在宦官办公场所居住。张恽是梁冀阵营中为数稀少的宦官之一。

“这样的事情算不了什么!”

梁冀不当一回事的这件事情,事实上等于大逆罪。只是,习惯于依恃权势的他,无视法律的存在罢了。

和后宫女人同样,宦官的任务在于伺候皇帝身边事宜。倘若有意行刺皇帝,最得近水楼台之便的是他们。因此,宫女和宦官的勤务,都受到极端严格的规则限制。

外人若随便进入宫廷宦官的办公处所,当然被视为意图行刺圣上。在“可疑者罚”原则之下,这样的人,自然必须受到严罚。

皇帝贴身宦官具瑗,将张恽绑了起来。,k-a′k.a-x`s.w^.!c+o.m,

“你们干什么!我是奉大将军之命前来的啊!”

被绑的张恽大声嚷叫。

“嗬,原来这件事情与大将军有关……”

具瑗冷笑道。

犯了大逆罪的张恽,等于把幕后主使人大将军梁冀的名字道了出来。

——逮捕大将军!

空前之逮捕行动于焉展开。

单超、具瑗、唐衡、左悺以及徐璜等五名宦官,以慎重且果敢的手法进行一切。除梁冀阵营官员以外,所有的人都被动员。近卫兵团则从禁中出发,迅速包围梁冀府邸。

这件事情结束得非常迅速,迅速得令人讶异。权势几乎凌驾天子的梁冀,一夜之间就连同党羽被一举推翻。

勅使到梁府没收大将军印绶。知道命数已尽的梁冀夫妻,当场自杀而亡。

梁冀以及妻子孙寿的族人悉数被捕,不分老少全被处刑。被视为梁冀党羽而遭处死者达数十人,被解职者则达三百余人之多。`l~u¢o′q¨z,w_..c+o/m~

梁冀的财产被没收,据说,天下租税因而得以减半。

取得权势后,就认为这是自己的东西——一般人都是如此。梁冀是由于姐姐当了皇后、假借皇帝权威取得权势的,而他却认为这完全是靠自己的力量。

外戚梁氏遂告灭亡。

继而掌握权势的是推翻梁氏的人。这批人无他,正是以皇帝手足立场致力于打倒梁氏的宦官。

外戚祸患被除,而去除祸患有功的宦官,却成了新的祸患。

排除“前门之虎”的外戚后,却出现宦官这“后门之狼”!

不把宦官当做人看待的士大夫阶级,以“清”自称,对宦官则以“浊”谓之。清浊之争遂于二者之间展开。

这是一种权力斗争,政府高层人士汲汲于此的结果,政治荒废,人民因而受苦。

于梁冀一党被灭的八年后,桓帝以三十六岁英年去世。这位皇帝又因没有后嗣,而立河间王曾孙刘宏为皇帝,就是灵帝,即位时年仅十二。又是另一个幼帝。

第八十三章 皇帝生意兴隆

豪族或名门出身者在中央为高官,以“清”自称;对被去势的宦官,以“浊”蔑视之。如此清浊之争,到后汉中期时愈演愈烈。厌恶“浊”而站在“清”的一边,是人之常情。但“清”派人士是否都是名副其实的清流人物,倒是值得怀疑的一件事情。同样,“浊”派中也有不少杰出人士。

后汉是个保守拘束的时代,在各方面都欠缺生趣。这是因为前汉为王莽所篡夺,为避免同样的事情再度发生,而极端以儒教为重的缘故。

想成为经纶天下的政治家,非具备高贵门阀出身之条件不可。才华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家世背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