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笔底波澜 > 第38章完结

第38章完结

国璋而遭京畿总司令部查封。成都《平报》创刊不久即因主笔被捕而停刊。

7月18日,长沙《大公报》因为刊登冯玉祥在常德宣布独立的消息,被湖南军阀罚停20天。同一天,长沙《正义报》因刊出同类消息被封,经理杜启荣被判刑3年6个月。

9月25日,广州《南越报》、《新中国报》遭查禁。

9月,长沙《湖南通俗教育报》负责人何雨农因《孔二老师发气》一文,被张敬尧撤职。

10月9日,张敬尧查封湖南《公言报》,并逮捕发行人和一名工人。

冬天,胡政之受天津《大公报》委派前往欧洲,采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召开的巴黎和会,成为中国第一个采访国际新闻的记者。

1919年:陈独秀被捕之后

陈独秀在1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第六卷第1号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真是掷地有声,令人神旺: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和旧宗教。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这是一个永远让人记忆的年头,一个激动人心的年头。1月的北大校园,虽然寒气逼人,却涌动着新思潮的暖流。在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师长的大力支持下,傅斯年、罗家伦、杨振声等创办了《新潮》(The Renaissance,意即“文艺复兴”)月刊,“介绍西洋近代思潮,批评中国现代学术上、社会上各问题”。许德珩、邓中夏、黄日葵、曾琦、段锡朋等创办了《国民》杂志,以“增进国民人格”、“灌输国民常识”为宗旨。《新潮》更像是《新青年》的翻版,影响在《国民》之上,对全国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