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战中,一举击败了楚国军队。孙武挥师乘胜追击逃跑的楚军幸存者,占领了楚国首都黔(今湖北江陵)。在搜缴完战利品之后,毁坏该城,带着大量的战利品撤回吴国。同时,楚昭王逃到秦国,请求援助。随后,一支秦国军队收复被毁坏的郑城,但是并没有继续与吴作战。
公元前511年,孙子 中国现代的历史学家们已经确认了第一部伟大的军事古典著作《孙子兵法》的作者和写作年代。这曾是一个一直争论不休的学术问题。孙武,曾经是齐国的著名将领,被吴王阖间邀请到吴国指挥正在与楚国发生的战争(参见第二章→东亚→中国→吴国与楚国之间的战争)。他有时被称作“吴孙武”或“孙子”。中国学者为避免与其他类似的军事著作混淆,把孙子的《孙子兵法》称为“十三篇”。直到最近,人们才确认齐国的孙膑(通常也称作孙子)与《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并非同一个人(此系西方学者误解,事实上我国对古代军事思想及军事人物的研究考证自其成书以来即已达到了较高水平―编者注)。孙膑比孙武晚150年左右。混淆的原因有二:一、孙武、孙膑都来自齐国;二、孙膑也写了一本有关战争艺术的书。孙膑的著作,与孙武的著作处于同一时代,但其内容侧重战术方面,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较少。孙膑的书于7世纪失传,不过1972年,考古学家挖掘汉墓时又被发现(从公元前5—公元18世纪,中国先后有200多种有关战争艺术的书,许多书都未得到很好的研究,部分原因是翻译先秦古文字比较困难―编者注)。孙武的著作从哲学角度揭示了人类战争的规律,对当今的军队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在8世纪,该书最早被译成日文;1780年被译成法文,首次进入欧洲;1860年被译成俄文;第一个英文版(译自日文版)于1905年出版;德文版于1910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