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284年,卡利纳斯和纽米立亚纳共同统治期 284年,在军队返回欧洲的途中,行进至查尔西顿附近时,纽米立亚纳被谋杀。¨兰`兰·蚊\血¢ ¨醉.芯!漳\洁?埂-新*筷*这次谋杀明显是由近卫军指挥官阿里亚斯·阿波尔组织的。与此同时,在帝国的西部,卡利纳斯得知他父亲死后立即登基成为罗马的新皇帝。
284年,戴克里先被选为皇帝 纽米立亚纳一死,帝国常备部队的指挥官伊利里亚人盖尤斯·A.V.戴克里先就被军队推举为皇帝。他立即惩办刺杀纽米立亚纳的凶手,并亲手杀死了阿波尔。
284—285年,卡利纳斯与戴克里先之间的内战 卡利纳斯率军迎战戴克里先军队,两军在摩西亚相遇。在初期的一些作战中,卡利纳斯具有一定的优势, 占据了主动。在决定性的马古斯(莫拉瓦河)之战中,双方的斗争达到了高潮。卡利纳斯再次在战斗中占据了主动,而恰在此时,他可能被他手下的一名军官谋杀。285年,戴克里先成为帝国唯一的皇帝。
284—305年,戴克里先统治期 也许还没有人注意到,戴克里先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将军,而且还是一位可与奥古斯都(此指屋大维——编者注)相持并论的政治家和统治者。-看-书?屋^ !无\错/内/容^他的那些杰出的伊利里亚前辈,如克劳狄、奥勒良、普洛巴斯和卡鲁斯在军事上取得的成就,在他统治期间又有很大的发展。毫无疑问,罗马帝国还能持续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时间,他在政治、军事上所取得的成功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他在政治、行政管理和军事诸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他将军事组织完全从政府机构中分离出去,第一次要求地方驻军指挥官服从当地政府行政官员的领导。他彻底改组了军队,大量裁减了军团数量。同时,他又极大地加强了边境防御体系,使在最近十年内屡屡遭受“蛮族”严重侵犯的边境得到了巩固。到他统治的末期,那些“蛮族”发现,在罗马及其殖民地的边境线上,布满了要塞、堡垒、军营和石墙,要想突破这些防御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286—292年,帝国管理体制的重组 戴克里先确信,帝国的庞大规模,加上来自外部敌人的威胁,在行政和军事方面的责任和负担,远远超出了任何个人的能力。,w,z,s^k′b*o.o!k..¨c′o¨m/据此,他将帝国划分成两个基本部分:东部和西部,分别各由一个皇帝统治,他们均称为“奥古斯都”。同样,每个皇帝均配一个经过认真挑选的助手,做帝国省区的总督,称为“恺撒”。一个“奥古斯都”统治的帝国领土,大约有一半直接由“恺撒”控制。这就意谓着帝国被划成了四个行政区,并有四支基本相同的军队以防止外敌入侵和维护国内稳定。此外,认真选择奥古斯都的助手,是想保证帝国政权有秩序、平稳地过渡,而不像在以前数个世纪所发生的那样,一旦皇帝去世,常常会爆发内部的暴力冲突。戴克里先逐步地完善这个新的体制,使之更为有效。286年,他首先选择能力出众的将军M.A.法列里亚斯·马克西米安作为“奥古斯都”,成为与自己相类的共治者,统治帝国的西部地区;他本人保留东部地区,定都于小亚细亚的尼科米底亚。数年以后,到292年,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安选择了两位将军:盖尤斯·加列里阿·瓦勒里亚斯和弗拉维亚斯·瓦勒里亚斯·君土坦西阿,分别作为他们的助手,即“恺撒”。他们四个人各指挥一支帝国军队。戴克里先直接控制色雷斯、埃及和亚洲;加列里阿主要负责管理伊利里亚和多瑙河边界,定都于夕米南(位于今南斯拉夫境内贝尔格莱德附近);马克西米安直接控制意大利和非洲,定都于米底奥兰努姆(今米兰);君士坦西阿统治高卢、不列颠和西班牙,首都设在奥古斯塔特列维罗拉姆(即特果尔)。为避免使用罗马作为首都,戴克里先降低了元老院和近卫军的重要地位。尽管他们只是分别管理整个帝国的责任,但两位“奥古斯都”和两位“恺撒”,在他们各自的统治区内都是至高无上的国君。戴克里先的助手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