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 > 第112章完结

第112章完结

496年,同阿勒曼尼的战争 里普阿里安法兰克人向克洛维求援,以抵御入侵洛涅王国的阿勒曼尼人。.2.叭′墈!书¨王· _吾·错?内/容*在托尔比阿克(曲尔皮希,位于科隆南部地区)之战中,他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清除了阿勒曼尼人在莱茵河以西的军事势力。传说这次胜利主要是由于他改变信仰、皈依基督教而取得的。在这场激烈艰苦战斗的关键时刻,是克罗堤尔达的上帝帮助,才使他转危为安击败了敌人。这次胜利,使其统治范围扩大到莱茵河上游地区,并使他实际成为萨里安法兰克人与里普阿里安法兰克人的共同领袖。

500年,法兰克人与勃艮第人的战争 古恩多巴德与戈德格塞尔兄弟两人之间的争执,由克洛维出面调停,但他明显偏袒后者。他在乌什河地区击败了古恩多巴德,并推进到索恩河和龙河流域,最远到达阿维尼翁城。古恩多巴德继续进行顽强抵抗,而且由于他高超的战术技巧,使阿维尼翁城的防御十分稳定,难以在短期内攻破,这促使克洛维同意双方停战讲和。实际上,勃艮第人开始成为法兰克人的附庸。双方停战后不久,古恩多巴德就开始进攻维埃纳要塞,击败并杀死了戈德格塞尔。克洛维并没有进行干涉,可能因为他此时再次卷人了同阿勒曼尼人的战争。?k~s¨j/x¢s!.,c′o*m*到506年,克洛维最终将阿勒曼尼人在莱茵河以东的军事力量也全部歼灭。

507年,同西哥特的战争 尽管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进行了调解,但克洛维与图卢兹的阿拉里克二世之间的战争最终没能避免。这次战争显然是由于宗教原因引起的。哥特军队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是他们缺乏法兰克军队那样的士气、纪律和训练,也没有出色的军事将领。在武耶之战(参见第七章→欧洲·地中海→“蛮族”王国→西哥特)中,克洛维击败并亲手杀死了阿拉里克。通过这次胜利,他将其法兰克王国扩展到比利牛斯山脉,尽管西哥特在塞蒂马尼亚的要塞以及东哥特在普罗旺斯地区的要塞仍然能够从地中海对他进行封锁。这次胜利也是基督教的胜利,它使基督教在西欧地区战胜了东正教。不久,克洛维就被推举为里普阿里安法兰克的国王,这样他就统治了整个高卢北部地区以及日耳曼西部的大部地区。其统治时期,通常被看作是法国的开创时期。

511—600年,法兰克人扩张 法兰克的人口相对比较少,却有着惊人的气魄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再加上高卢—罗马基督教徒的支持,法兰克人开始持续向高卢和日耳曼地区扩张。/零~点!看¨书^ *芜,错\内′容?法兰克人的作战,同其他的一些“蛮族”在迁移时的作战完全不一样。“蛮族”迁移时通常是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法兰克人则纯粹是军事扩张,他们还保留自己的根据地,根本不需要携带家眷。然而,很多力量都被残酷的宫廷斗争所消耗。国王家族中的几个男性成员为争夺王位而展开了激烈的武装冲突。到克洛维死时,他的王国被他的四个儿子瓜分。不管怎样,法兰克人在523—532年间已经征服了勃艮第和普罗旺斯地区,并且他们的军队还经常侵入日耳曼、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地。558—561年,克洛维的儿子克洛泰勒一世,又暂时统一了法兰克王国。562年,在日耳曼中部地区所进行的一系列大规模作战中,他的儿子们阻止了阿瓦尔人向西部地区的迁移(参见第七章→欧洲·地中海→“蛮族”王国→阿瓦尔人)。

汪达尔人(476—534年)

477年,盖塞里克卒 这位伟大的汪达尔人领袖死后,他的儿子胡恩尼里克(477—484年在位)继承了他的职位。胡恩尼里克的残酷迫害激起了非洲的罗马天主教徒对他的刻骨仇恨。其继承人古恩达穆德(484—496年在位)和特拉萨穆德(496—523年在位)也继承了他的政策,因此这种局面一直没有改变。在这一时期,汪达尔在非洲和地中海的一些岛屿仍然保持优势,继续进行扩张和巩固;汪达尔人还从事海上掠夺,只是已经不像盖塞里克时期那样猛烈。

531—532年,希尔德里克和格里米尔 胡恩德里克与前皇后欧多茵娅(参见第七章→欧洲·地中海&rarr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