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 第131章完结

第131章完结

言中了 好厉害呀 !!

——————————————―

哈哈,早就料到有今天。¨第¨一/看¨书!徃? \已?发,布.罪?薪.漳*結+

作者:maxvell 回复日期:2008-5-6 21:48:25

这回是扯蛋社的独家报导,王爷说了,这个这个啊,那个那个啥,王府里的事情最近比较多,各位大人要仔细研读后仨国不得有误

——————————————―

快忙好了。

其余顶帖的领导一并谢过。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172

三国的搅局者——侯景的夹缝人生

在东魏、西魏、梁朝这三国鼎立的世界里,侯景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丸′ ! \鰰?占+ *耕?鑫′嶵¨筷,比起高欢没落官宦家族的出身,侯景的身世要卑贱得多——他唯一只记得父亲的名字,对祖父以上的历史一无所知。他还跛了一足,这似乎都注定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他要受人宰割。但事实却完全出人意料,这个跛子在少年之时就在乡里横行霸道,出道后更是让所有的人为之胆寒。与高敖曹、彭乐这些靠身体、力气扬名立万的人不同,他依靠的是他的智慧。

他在尔朱荣手下担任前锋,滏口之战时击败过不可一世的葛荣,从此威名大震;他在高欢手下时,打得英勇的贺拔胜狼狈难逃;他在河桥之战中还单独击败过西魏的大军,打得黑獭毫无还手之力。然而这一切的胜利都改变不了他替人卖命的命运——和他一同出道的高欢一直压着他。有高欢在,侯景也认了,甘心做他的小弟。可如今老天帮忙,高欢死了,换上高家那个膏粱子弟来继承家业了,而这小子曾指使人弹劾过侯景,欲置他于死地,侯景还能为他卖命吗?即便侯景继续愿意效劳,可高澄也容忍不了他,一旦羽翼丰满,侯景依然避免不了狗烹弓藏的命运?

心里要反,也不得不反,是侯景此时的窘境。^0\0?暁¨说^网′ \醉¨欣,章-踕^更~鑫¢哙¨

不过要造反,总的先算算成本。对侯景来说,造反的代价是巨大的,他的妻儿老小全被扣押在邺城。不管成功与否,这几十口人的人头落地是避免不了的。更重要的是,即便面对高澄,侯景的胜算并不大。侯景手下有十万人,还有河南十三州,可一旦反了,士兵肯定要先跑掉一半。因为这些士兵的家属几乎全集中于邺城和晋阳,打起仗来必定三心二意。

不反,只能坐以待毙,一狱吏足以解决自己;可反了,还是有点希望。至此,侯景心意已决——至于家人生死,听天由命吧。

侯景之所以敢反,是因为天下三分,他拥有巨大的斡旋空间。只要他倒向任何一家,都会让东魏心惊胆战。他要是投奔宇文泰,西魏唾手能得河南之地,一旦时机得当,攻打邺城也是迟早之事;而他要是投奔梁朝,梁朝也能将势力巩固到黄河南岸,东魏的形势也将岌岌可危。而高澄似乎也料到了这可怕的未来,年轻的他竟然胆小地要杀崔暹以谢侯景,朝中的鲜卑权贵也煽风点火,纷纷指责正是崔暹的乱咬乱啃逼反了侯景。幸赖陈元康以汉景帝的晁错之事相喻,才让高澄痛下决心,决定铲除侯景。

背离了高家,侯景自然得寻找新的东家。西魏和梁朝不相上下,都是好的买主,对侯景来说,都得好好掂量。

西魏跟高家是仇敌,当然会张着臂膀欢迎自己,派军增援是必定的。可宇文泰是何等狡诈之人,不好糊弄,一不小心,自己这点家底会全给他吞了。这东家心诚,但心也凶,得提防着。

梁朝跟高家和好了十年之久,你来我往,表面上一直客客气气,似乎不该为了自己和高家翻脸。可人老了,总会越来越贪,河南之地这么大一块肥肉,萧老头会不眼馋?十万人马、千里江山和十年虚伪的友谊相比,孰重孰轻,还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比起宇文泰来,这萧衍老头好糊弄得多: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