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 第153章完结

第153章完结

由于侯景造反动静过大,而寿阳和梁朝首都建康又只有数百里之遥,侯景的一举一动其实瞒不过梁朝上下,几乎到了人人皆知的张狂地步。?c¨h`a_n~g′k′s¢.+c~o/m_其实,只要萧衍稍作部署,这跛子的造反计划立马胎死腹中。可是,事情却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

第一个告发侯景造反的是元贞。元贞本是北魏宗室,随父投奔了南朝,本作为傀儡王爷去参加北伐,结果侯景军败,又逃回了寿阳。他对侯景的谋逆之举一清二楚,明白此人即刻将反,心中恐惧万分。为求活命,元贞费尽周折,逃离了寿阳,将侯景的叛举一五一十禀告了梁武帝。

元贞虽言辞确凿,可梁武帝却不闻不问,没有追究侯景。梁朝失去了第一次自救的机会。

第二个告发侯景的是鄱阳王萧范。萧范是梁武帝的侄子,是宗室里为数不多能带兵打仗的,但方式上比较野蛮凶残。上次,本是让他带兵北伐的,可他得罪了朱异,被抑而不用。他带重兵驻扎在合州(合肥),和寿阳只有百里之遥,密切监视着侯景的举动。

当他把侯景谋逆的情形报告朝廷时,梁武帝只回了一句话:“侯景孤危寄命,譬如婴儿仰人乳哺,以此事势,怎能造反?”——哪见过婴儿咬死妈妈的?

萧范仍不死心,再次申报:“不早剪除,祸及生民。¨微¨趣?暁?税*蛧· `唔¨错!内\容!”

梁武帝懒得理了,以此言打发:“朝廷自有处分,不须汝深忧也。”——不该管的事别管!

这天下毕竟自己有份,萧范内心如焚,再请直接出兵征讨侯景;梁武帝依然不依。而朱异在一旁更是冷言冷语:“鄱阳王遂不许朝廷有一客。”萧范的赤诚之心倒成了打击报复之举,梁朝君臣——萧衍、朱异两人的昏聩已近于掩耳盗铃。梁朝失去了第二次主动出击的机会。

还会有第三次机会吗?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195

水深火热——半世繁华一朝尽

上天还是眷顾了梁朝,又给了它一次警示。!狐*恋·雯_学_ ~免?肺_越′独,

这回是侯景“遇人不淑”,竟然邀请了羊鸦仁一同造反。侯景看上羊鸦仁的原因很简单,羊鸦仁和他一样,也是北来降将。侯景完全看花眼了,并非所有的人都跟他一样是唯利是图的。羊鸦仁虽来自北魏,可对梁朝却是忠贞不二,至死不渝——他后来的举动证明了这一切。

羊鸦仁毫不犹豫,没给侯景回信,而是直接把他派来的说客押送了建康。如果说元贞的话有可能是一面之词,萧范的上奏或许是捕风捉影,那么这一次已是人赃俱获,侯景该大难临头了吧?萧衍再菩萨心肠,也该痛下杀手了。

可处理奏章的人却是朱异——梁武帝上了年纪,早厌恶朝政,军国大事全由朱异处理。朱异自从收了侯景的三百两黄金,一直没帮上大忙,内心很是愧疚,这回算是回报侯景一个人情了,说:侯景数百叛虏,何能为?——别瞎嚷嚷,就是真反了,侯景这几百号人又能怎么样?

不过,侯景的说客还是被下了大狱。匪夷所思的事还在后面,他旋即又被遣回寿阳——朱异果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高手。

侯景本胆战心惊,担心阴谋败露,却料不到结局如此完美。梁朝君臣的宽容和愚昧实在都超出了他的想象,让他捉摸不透。

结果,让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出现了。作贼被抓的侯景,竟然上书讨要起公道来了,义正词严:若我反叛之事属实,请将我以国法论处;若是遭受诬陷,请杀鸦仁。

明明作贼,却敢如此明目张胆,盛气凌人,实属罕见!侯景的底气全拜萧衍、朱异君臣二人所赐。

面对侯景的胡搅蛮缠,梁武帝竟然选择了道歉:“朕唯有一客,致有忿言,亦朕之失也!”萧衍对佛寺殚精竭虑,数次卖身,算是对佛祖怀有敬仰之心;对子弟纵容不顾,算是长辈怀有慈爱之心;可对一个北来降将,也如此百依百顺,实在让人瞠目结舌!

当梁武帝为表达自己的歉意,将赏赐的财物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