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侯景渡江以来最大的败绩了。?看*书¢君~ *庚¢辛/醉_筷\
可梁军没有趁机扩大战果,因为主帅柳仲礼也受伤了——被叛军砍中肩膀,陷入泥潭之中。叛军不敢靠近,便齐聚长枪杀来。千钧一发之际,幸赖手下郭石山英勇救主,柳仲礼得了一命。
而实际影响上,这刀不是砍在仲礼的肩上,而是砍在他的胆上。从此,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柳仲礼知道了生命的可贵,胆气全无,终日窝在营中饮酒作乐。他以主帅自居,对他人皆指手画脚,呼来喝去。而此时,他的父亲——柳津,那老头拖着老弱之躯,正在城内苦苦挣扎。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209
水深火热——半世繁华一朝尽
援军虽号称百万,可是群龙无首,军事上毫无进展,几次会战在侯景那里还屡占下风。萧纶本是亲王,无奈柳仲礼已抢先一步,被推为主帅,也只得表面上对柳仲礼尊崇有加。可柳仲礼毫不知趣,目空一切;萧纶虽日日执鞭前来帐下听命,他却桀骜不驯,经常连萧纶的面都不见。+w,e′i`q,u?x,s¨._n¢e?t+萧纶本就心高气傲,怎会受柳仲礼如此恶气?寸功未立,两人已甚于仇敌;临城公萧大连和永安候萧确也是形同水火;而其他诸将皆是貌合神离。
由于仓促集合,又各自暗怀鬼胎,梁朝的数十万援军变成了一群乌合之众,在秦淮河旁无仗可打。要真是无所事事倒好了,他们却要完成叛军未竟的事业——四处抢掠起当地的百姓,搜刮金银,将百姓剩余的油水榨干。建康城的百姓本是扶老携幼,望穿秋水,翘首以盼王师。却不料,苦苦盼来的王师竟然和叛军是一丘之貉。
建康百姓绝望了,连叛军中那些本已动摇的人也绝望了。这些人本要弃暗投明,重回朝廷怀抱的,没想到来杀贼的比贼还狠:既然两边都是贼,那还换来换去干嘛?
萧衍被困在台城里,侯景围在城外,而援军又驻扎在更外一围。
援军群雄不和,攻不进去,又不能拍屁股走人,只能在外面抢掠百姓消磨时光。
而侯景被夹在中间,也动弹不得。.卡`卡-暁,税/徃! ′最?欣^蟑¢劫\埂^芯^筷′所有的攻城方法,所有的攻城战具,他都试过了,但毫无效果。突围也不可能,那就死耗着吧!
而最可怜的是台城内的人。为得知外围消息,他们连风筝也用过了,可还是在空中被叛军射落。幸亏城外有人诈降,混入城内,将城外援军四集的消息传来。
这多么让人振奋,城内欢呼声震天!可是欢呼过后,却不见援军动静。侯景这团黑云始终压在建康城楼上。看来等不倒云开雾散的那一天了——羞愤交加朱异便自知之明地先走一步了。
三方都僵持着,所有的人都找不到出路。
这时,共同的敌人出现了——饥饿的阴云笼罩了围城内外所有的人。
台城城闭城之初,粮食准备的很是充分。当时不分男女,不论贵贱,全部疯了似的出去扛米,共扛了四十万斛。米虽不成问题,可猪肉早就吃得一干二净了。打仗不吃肉可不行,于是城里头的老鼠、麻雀全部被守城士兵收刮干净。到后来,又开始杀马了——反正不突围,马几乎毫无用处。而原先那些象征着威严、权力的尚书省的大门此时也安静躺在火堆里,成了烧饭的柴火。
侯景可不想让城里人过得舒服,索性恶事做绝,在各个水源投毒。由此,城内疾病流行,半数之人死于疾疫。新鲜的死尸浪费了也可惜,守城士兵便与马肉一块合煮。结果,吃完后也一病不起。
二萧衍最爱的蔬菜也早吃光了,守着为数不多的几个鸡蛋度日如年。
台城已近于奄奄一息。这是建康城建立以来最大的浩劫。让人扼腕的是,千百年后,更大的劫难还要在此城上演。
叛军也是人,他们也饿得慌。虽然他们在建康城挖地三尺,但已经找不到半点油水了。建康城比台城内更惨,毫无余粮——人已相食,易牙式的人物也不鲜见。唯一的希望是东府城还有白花花的粮食,而且能吃上一年。这让侯景的口水都流出来了,可是东府现在却落在援军手里。
怎样才能吃到这粮食呢?毫无疑问,只有成为自己人,人家才会分你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