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 第185章完结

第185章完结

这终于让萧绎紧张了,只得下诏内外戒严,并暂时舍弃心爱的讲座,到城外巡视防守工事。,墈.书¢屋¨晓+说′王~ ¨追^嶵-辛¢漳!洁-注意,是暂时!

随之,让人啼笑皆非的事发生了。派出去观察敌情的官员又传来了好消息:“境上安然无恙,前言皆儿戏也!”

原来虚惊一场啊!对这种近于掩耳盗铃的消息,萧绎也是半信半疑。不过,时不我待,还是继续大搞特搞文化活动吧——老子的《老子》还没讲完呢,各位臣工继续听讲。

讲座继续,西魏的马蹄声已在边境响起!生死存亡之际,梁朝君臣都穿着军服,站在朝堂上,继续听讲萧绎最后的一课“道德经”。比起这种舍生忘死的最后一课,法国人都徳宣扬的境界算个屁!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234

骨肉相残--到头竟是梦一场

西魏的军队势如破竹,旋即攻到江陵城下。·天_禧_暁-税¢蛧! ′更,歆?嶵*筷/统帅于谨老谋深算,立即断掉了萧绎东逃之路。刚出征的时候,于谨便已算过了萧绎所有的应对措施,且料定萧绎会采取最差的一种——死守江陵。

他太知己知彼了,他对萧绎的评价也是天衣无缝:懦而无谋!而自以为是的萧绎的确是这样一个人。

在迟缓和无知中,萧绎已经失去了所有主动的机会,如今除了死守待援之外,他已别无选择。可这时,谁会来救他呢?或许从那一刻起,他明白自己走上的竟然是和父亲同样的路。他在城上哀叹,他的嫔妃开始哭泣,整个江陵陷入了和建康之围一样的惶恐之中。

他想起了王僧辩,想起了王琳,这两位千里之外的亲信大将。即便,鞭长莫及,他依然还心存幻想。他征诏远在千山万水外的王琳为湘东刺史,让其入援,可身在岭南的王琳舍了命也只能赶到长沙;他急征建康的王僧辩为荆州刺史,可已为时已晚。

为了生存,萧绎异常顽强,他给王僧辩写出这样的信:吾忍死待公,可以至矣。′鸿¨特?晓-税`惘′ ~罪′薪_漳·结?埂¨新?快-——大哥,来吧,来救我吧,我会一直等待你来。

远水救不了近火,一切努力都是枉然。萧绎在江陵城上,看见西魏军队潮水一般涌过长江,除了四顾叹息,他已无任何举动。时隔不久,于谨在外筑起了长围,江陵与外界完全隔绝了。

建康之围的悲惨一幕竟然在六年后,又如出一辙地在江陵上演了。只是,主角不再是萧衍,而是换成了他的胖儿子萧绎。太快了,快得让我们目不暇接,都产生“危机疲劳症”了。

没有梁军的援兵来救,西魏的进攻非常得心应手。数日之后,江陵外城在顽抗后终于陷落。在如狼似虎的西魏军队前,梁军所有的袭击都毫无效果。萧绎只得退入子城保命。他已经完全绝望了。

萧绎曾是自负到天上的人——我藏的书汗牛充栋,我的知识学富五车,我南征北伐,我消灭了所有的异己。可今天,我为何走到了穷途末路?到底,是谁的错?他在大殿中暴躁异常,寻求让他毁灭的答案!

他找不到多好啊!可是他找到了,而且偏执得认为一定是它造成的:他所藏的万卷图书,他花了一辈子心血收集的书籍。他本是多么迷恋这些四处收罗来的奇珍异本。因为,这种感觉太好了,这普天之下,只有他才拥有。

既然,今天我注定毁灭,那么也让这些书陪我而去吧!这数万卷藏书,都是属于我一人的,和天下苍生无关,和千秋万代无关。历代难得善终的帝王,让珠宝,让美人,让宠妾,让图画陪葬的,数不胜数。可拉这么多书一起陪葬的却只有萧绎一人!因为只有他拥有这么多书,因为只有他懂得这些书的价值。

舍人高善宝在萧绎的嘱咐下,点起了火,十四万卷书,熊熊燃烧。十四万卷书,是个什么概念?要知道围城的西魏,全国上下加起来的藏书只有八千卷。即便,它后来统一了北齐,也只有一万五千册。那么,可以说,当时天下几乎所有的图书都藏在南方,都集中在萧绎手里(大半都是从建康运到江陵来的)。搜集这些书很不容易,也几乎花去了萧氏父子两代人毕生的心血。

由于是皇家藏书,多数还是孤本,从此便永远消失。至此,南方的古籍基本消亡殆尽。到隋朝时,文治武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