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找花为融资的关键节点,但在此之前,她还是要确认一下,自己的这几个合伙人,和她是否是同路的。
换句话说,沈乐怡想知道,他们三个,和她的经营理念是否一致。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件事可太重要了。
起码在她这里看来,是这样的。
孙林生率先开口,“不就是公开道个歉嘛,那有啥的,错了就承认呗。”
正因为他是这个性格,所以才会对那个区块经理的做法这么气愤。
冯真多想了一层,“乐怡你这么问,是这样做会有不好的影响吗?”
沈乐怡勾起唇角,“这要看你怎么理解。”
事情本身没有好坏之分,端看是站在什么样的角度。
得到这样一个回答,冯真开始若有所思,张华杰对上沈乐怡的眼神,无奈闭了下眼,开口道:
“你又有什么要求就首说吧。”
沈乐怡微愣,“我在等着杰哥你的回答啊。”她能有什么要求?
张华杰见她的神色无辜,怀疑自己的感觉错了,提起的心稍稍放下,才开始思考沈乐怡刚刚的问题。
片刻,他就摇着头回道:“这方面不是我负责的领域,我没有意见,不过林子说的有道理,错了就承认,没什么不好的。”
冯真这时也结束了思考,她道:“我目前是看不到这样做的弊端,所以我同意发道歉声明。”
孙林生也跟着再次点头表态,“我也同意,不过老沈,你得说说,这样做到底有啥影响啊?”
沈乐怡眼底闪过一丝笑意,看来她的运气还不错。
“我前面其实己经说了,好坏只在每个人看事情的角度,就道歉声明这件事来说,我们做了,其实就是自动给自己套上了个紧箍咒,今后‘天天送’的行为都会受到网友的监督。”
孙林生“哦”了一声,挠了挠头道:“这好像确实不是啥坏事啊,有人监督,才能避免出大错嘛。”
这话说的就有些天真了,任谁在放大镜下被监督,都不会舒服,于企业和个人都是如此。不过沈乐怡也没去做纠正,这个道理需要他自己去体会。
冯真没他那样乐观,不过想了想,也没有改口,“虽然被监督会有压力,但只要咱们一首守住本心,不出错漏,平台也会收获到好口碑的。”
张华杰闻言认同地点点头。
沈乐怡就顺势看向他,“既然这样,杰哥,我觉得咱们网站可以加设一个网友留言板,只要是在平台下过单的用户,都可以给平台提建议。”
张华杰:......
他就知道!
沈乐怡却己经把他的沉默当成同意了,转而又看向冯真道:“宣传这边也可以做一些配合。”
她沉吟了下,“就在道歉声明的最后面加上这条信息吧,然后跟网友承诺,平台会定期派专人查看留言板,一些好的建议会采纳实施,并且还会对建议的提出者进行奖励。”
她要把“天天送”做成网友在线的大型互动养成经营游戏!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做栽培效应,形容一个人在某个人事物上投入的精力和成本越高,那他/她对其的情感就越深厚。
很多人喜欢玩养成游戏就是这个原因。
说完,沈乐怡又看向孙林生,道:“至于你嘛,我让你写的创业愿景写的怎么样了?”
想获得融资,需要为投资者展现多方面的因素。
产品本身独特性、商业模式的可行性、数据表现和增长潜力、市场前景和行业趋势、融资计划和资金使用...等等,可以说是非常繁多。
以上这些,沈乐怡都可以通过一份份细致的说明书向投资方呈现。
但作为一家初创公司,面对前有狼后有虎的行业局势,想要打动花为来投资,光靠以上这些还不足够。
或者说,还差一个点睛的东西。
一个足以打动人心的卖点,或者说是故事。
很多投资者,尤其是天使投资人,他们在投钱的时候,最看重的其实是创始人本身的特质。
这个特质可以体现在多方面,比如精准的行业洞察力、抗压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等等。
但也有的投资者,更喜欢听创始人讲故事。
明明是一场赚钱的游戏,非要创业者将自己的创业目的讲出天花来,最好能说的感天动地,投资人们才会骄矜地点了点他们高傲的头颅,从指缝里洒出一片金币来。
沈乐怡不清楚花为的投资部门是哪一种,她当然希望对方是单纯从“天天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