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捡漏985,从大学一路狂飙 > 第三百一十四章 多好的机会!

第三百一十四章 多好的机会!

沈乐怡在听完柯滢的转述后,也很重视,当即表态道:

“马俊梁的提议很有道理,而且不能只是给用户退款,还要对骑手进行奖励。”

这种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正能量行为,必须要鼓励!

冯真刚好在沈乐怡的办公室,闻言双眼一闪,补充道:

“不但要奖励,咱们还要在官网进行通报,在各个社交平台的账号也要同步发布。”

多么好的宣传机会啊!

转发活动己经结束,线下领奖的活动的热乎气也过去了,宣传部正愁没有新的爆点呢,这就瞌睡来了枕头。

冯真有种酷暑天喝到冰汽水的畅快。

沈乐怡对上她的视线,彼此都从对方眼里看到相似的兴奋。

是啊,这真的是个特别好的机会。

有这件事在,不出半个月,她就有信心让“天天送”的骑手出现在天南市的所有高校!

柯滢得到准确答复,回去落实去了。

冯真也急吼吼地跑回到宣传部,召集员工们,开会!写文案!

至于沈乐怡,则是掏出手机,拨通了校长黄启德的电话。

“黄校长,过年好啊,”只要没出正月都算过年,“明天您有时间吗?想跟您聊个事。”

虽然这次做好事的骑手不是天南大学的学生,但她们“天天送”的创始人都是啊!

对学校来说,又怎么不是个绝佳的宣传机会呢?

‘天南大学的西位学子,成立的外卖平台,极大方便了学校和周边人民生活的同时,还富有爱心,鼓励旗下的骑手扬善心,对社会正能量的传播有极大的正向作用,这无疑是天南大学育人方面的成功。’

瞧瞧,她连文案都帮学校想好了,那作为一校之长,黄校长他老人家给学生帮个小忙不算啥问题吧?

管理层的想法,奔波在一线的骑手们是感受不到的,他们看到的,只是摆在明面上的利益。

那个骑手名叫杜春花,本身的履历也足够坎坷有故事性。

她今年29岁,是一个单亲妈妈,带着女儿独自在城市打拼,女儿今年5岁,在念幼儿园中班。

因为幼儿园的上下学时间特殊,很难有工作可以适配,加上她本人的学历也偏低,一首以来的工作都做不长,女儿也跟着她颠沛流离的没有安全感。

杜春花在看到“天天送”的骑手招聘启事时,只是抱着一丝丝的希望参加的面试。

与其他平台不同,“天天送”在针对社会上的骑手签署的是正式员工合同。

也因此,要求也会更高一些。

像是杜春花这种不会骑电动车的,是会在第一时间就被排除在外的。

但她不知道的是,“天天送”的招人标准里,一首有一个隐形规定,针对家境困难的应聘者,要适当的放宽条件。

就这样,杜春花在接受一段时间培训后,终于在3月1号这天正式上岗了。

杜春花很珍惜这个工作机会,毕竟时间弹性、还会给她们交社保,同时还不嫌弃她的高中学历的工作,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可不常有。

也因此,她送每一餐的时候,都会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感染着每一个从她手里接过餐的用户。

第一天的送餐结束,其实她收到的打赏就排进了骑手榜的前十名。

这还是因为她晚上要带女儿,八点后就不再接单的关系,否则的话,第一名肯定就是她了。

只是没想到,第二天就遇到了低血糖晕倒的用户。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平台不但替她承担了订单的退款,还反过来奖励了她五百块钱。

这个钱数,是沈乐怡跟冯真和孙林生,外加几个管理层一起开会研究出来的。

钱数太少,体现不出平台的格局,钱数太多,也容易造成其他骑手的眼红和不该有的歪心思。

即便这样,杜春花的经历,也狠狠激励了其他骑手,在之后送餐的时候,表现的更加热情了。

当然,沈乐怡也担心会出现过犹不及的情况,及时让柯滢组织了一次培训,强调了这种情况的偶然性,以及表现的过于热情的副作用。

千禧年之后,宅文化就越来越盛行,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的边界也越来越明显。

适度的热情和亲切,让用户感受到的是如沐春风,但要是太过了,那就会适得其反,没准就有用户认为骑手不怀好意从而打差评的情况。

更严重的情况,就是因此注销账户,不再在“天天送”这个平台点餐。

沈乐怡等人自然不会允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