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它

繁体版 简体版
打开它 > 宅中戏精求生记 > 第111章 妙招制衡

第111章 妙招制衡

老夫人扶着春桃的手刚跨出门槛,苏若苕便歪头望向沈清妍,发顶的珍珠流苏跟着晃了晃:"嫂子方才听老祖宗夸汤鲜,眼睛都亮了。`萝?拉′小.说` ¢更/新\最\快/

不如就趁这热乎劲,把轮值的章程定了?"

沈清妍正盯着自己被帕子勒出红印的指尖,冷不丁被点了名。

她喉间泛起股酸意——这小蹄子倒会抓时机,偏生老夫人还没走远,若此刻反对倒显得自己容不得人。

她咬着后槽牙扯出个笑,绣着缠枝莲的袖口蹭过桌角:"妹妹这主意周全,我自然是赞成的。"

"那就每月初一抽签定轮值!"苏若苕一拍手,活像个得了蜜枣的小丫头,"大房二房各轮两月,余下月份我替老祖宗掌勺——省得她总说厨房的糖放少了。"

老夫人本己走到廊下,听了这话回头敲了敲拐杖:"你这鬼灵精,倒把我也算进去了。"话虽如此,眼角的笑纹却堆成了菊瓣,"就按你说的办。

明远,明日让账房拟个签筒来。"

苏明远正站在门边逗鹦鹉,闻言忙应了声,金丝楠木的门环撞在他腰间玉佩上,叮铃作响。?y.k*r_s?o~f-t¢..c~o!m+

沈清妍望着丈夫手忙脚乱的模样,只觉心口发闷——自嫁进苏府三月,这还是头回见他在管家事上这么积极。

待老夫人的软轿转过抄手游廊,沈清妍的笑意瞬间碎成冰渣。

她捏着袖口的金线穗子往回走,绣鞋后跟碾过一片被夜露打湿的青苔,险些打滑。

小荷忙扶住她胳膊,却被她甩开:"去前头催车,我要回院子。"

苏若苕望着那抹月白裙角消失在垂花门后,摸了摸腰间的银锁。

生母旧帕子上的檀香混着廊下晚香玉的甜腻,在鼻尖打了个转——上回厨房送来的燕窝里掺碎米,还是大顺偷偷告诉她的。

她拍了拍裙摆上的褶皱,往厨房方向去了。

灶房里还飘着白日里炖的莲藕汤香,大顺正蹲在灶前添柴火,见苏若苕进来,忙用围裙擦了手:"姑娘这时候来,可是要尝新腌的糖蒜?"

"糖蒜留着明儿当早膳。"苏若苕从袖中掏出两本青布账簿,"顺婶,我想让厨房记双份账。

一本给各房查,一本记实耗——上回炖鸡汤,账上记了三只鸡,可我数着只杀了两只。¨白.马¢书!院+ !更.新`最_全+"

大顺的脸腾地红了,搓着围裙角首叹气:"原是张婶子的侄子在管采买,上回还说'嫡女在佛堂长大,哪懂这些'......"她猛地攥紧账簿,指节泛白,"姑娘放心,我夜里就把灶房的秤换了,再教小丫头们认戥子。"

苏若苕见她眼眶发红,忙掏出块桂花糖塞过去:"我哪是怪你?

就想着往后轮值的人要查账,咱们得有本明白账。"大顺含着糖笑出声,眼角的细纹里都浸着蜜:"姑娘这心眼儿,比庵堂里供的那尊千手观音还周全。"

月上中天时,苏若苕正对着烛火补绣帕子,窗外突然传来石子敲窗的声响。

她掀开窗,正见苏明远抱着个锦盒站在葡萄架下,发冠歪在一边,活像只被雨打湿的雀儿:"我、我给你带了蜜饯,是西市陈记的......"

"哥是来兴师问罪的?"苏若苕搬了个绣墩让他坐,"方才老祖宗说轮值,你眼睛都亮得像灯笼。"

苏明远抓了抓后颈,锦盒里的蜜饯晃得叮当响:"我昨日听清妍抱怨,说厨房油盐管得松,买办总吃回扣......你今日这法子,倒替她分了担子。"他突然握住妹妹的手,掌心还带着蜜饯盒的余温,"可你才回府半年,总替旁人打算,自己的终身大事......"

"哥你看那葡萄藤。"苏若苕指着窗外攀满竹架的绿藤,"缠得太紧的会枯,分得匀些才长得旺。"她抽回手,从锦盒里捏了颗蜜枣塞进他嘴里,"再说了,我若不管这些,老祖宗的参汤该被换成糖水了。"

苏明远被甜得眯起眼,忽然瞥见她腰间的银锁:"这锁是...姨娘的?"

"嗯。"苏若苕抚过锁上的缠枝莲纹,烛火在她眼底晃了晃,"等我查清当年的事,再给哥看里头的帕子。"

苏明远张了张嘴,终究没再追问。

他走时碰倒了绣架,满地的五色丝线缠成了乱麻。

苏若苕蹲下身捡,却见最底下压着片干枯的莲花瓣——是生母当年在庵堂里种的。

与此同时,沈清妍房里的博古架上,鎏金香炉正吐着青雾。

李姨娘蜷在软榻上,指甲盖儿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